里约热内卢来自哪个国家?
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在向北延伸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一座14 km的跨湾公路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1502 65438+10月,葡萄牙航海家来到该湾,误以为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命名为“一月河”,译为“里约热内卢”。里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巴西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主要的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和Nitroy桥。里约的海滩世界闻名,数量和范围都是世界上最多的。该市共有72个海滩,其中两个是最著名的海滩: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伊班尼马海滩。
关于里约热内卢城市剧院的历史典故:里约热内卢城市剧院的建筑灵感来源于巴黎歌剧院,所有建筑材料均从欧洲进口。装饰表演大厅、正面和内部的绘画和雕塑是特别制作的。剧院的幕布是画家叶·李赛·丹格罗·维斯贡齐为巴黎剧院特别绘制的。主题是“艺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描绘了几位已经去世的主要艺术家,包括画家、作家和作曲家,以及巴黎城市发展里程碑的草图,如凯旋门,以及古希腊的一些艺术符号。市剧院虽然是1909开业,但是从1930开始就有自己的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1947年9月2日
里约热内卢条约签署
1947年9月2日,美国与拉丁美洲18个国家签署了《美洲国家互助条约》,即《里约热内卢条约》。这一条约由美国从1947开始,在“杜鲁门主义”公布后进一步加紧策划。它是在“查特皮克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有“冷战”的背景。这一条约最重要的条款是“对任何美洲国家的攻击都将被视为对所有美洲国家的攻击”,因此缔约国有义务对直接受害国采取援助措施,并通过适当的机构采取“集体措施”。条约中列出的可能行动包括使用武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条约引用了《联合国宪章》第51条关于地区防御权的内容,而这正是美国为使泛美体系合法化而刚刚发起的。原来在敦巴顿橡树园的动议中没有这样的规定,规定“非经安理会授权,不得根据区域安排或区域机构采取强制执行行动”。ChapterPeak协议通过后,显然与该条款相冲突。因此,在旧金山会议上,美国支持拉美国家反对这一条款。最后,范登堡提出了一个既承认安理会至高无上的权威,又允许泛美体系发挥作用的妥协方案,并最终以《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形式被采纳:
当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到武力攻击时,在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前,《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自然权利。会员国在行使自卫权时采取的措施应立即报告安全理事会。此类措施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会员国根据本《宪章》随时采取必要行动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权力和责任。
现在“里约”反过来指这个条款,实际上是美国操纵的。
“里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由美国主导的集体防务条约,为日后北约等一系列防务集团开创了先例。其适用范围不限于拉丁美洲国家。本来美国提出的草案是模糊的,因为大多数拉美国家坚持划定范围,包括格陵兰岛、阿留申岛、百慕大等地区,生怕为美国在世界各地区的冲突承担义务。此外,“杜鲁门主义”后,美洲国家* * *产党领导的革命也被列入对外侵略,这也是美国积极推动该条约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