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鬼怪·神仙——论白起宗教形象的建构
历代史家对白起的功过褒贬不一。赞美他的人都叫“战神”“虎将军”。他们认为“坑卒”是形势所迫,形势所迫。“杀人和投降没有任何帮助。谁能理解将军的心?”诽谤者斥之为“杀神”、“杀人”,并敦促将其从历代忠臣良将名单中剔除,放入另一本书中。对于这位传奇的历史人物,官方、民间和道教基于不同的立场,在各自的话语体系中塑造和建构了不同的人物/神灵。
白起,秦国名将,被史家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一生都是军人。他善于用兵,战功卓著。他为秦国称霸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秦王朝横扫群雄,统一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揭开了秦统一的序幕。
田雷骁勇善战,一生经历了70多次战斗,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纵观田雷的一生,恐怕每个人都惊叹于他的辉煌战绩!
但在历年的战役中,法家认为国王或国家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敌我矛盾要靠高压和血腥来解决。从肉体上消灭敌对国家的士兵是多么的残忍,令人惊叹。
正是由于长期战役中执行的对敌暴力政策,关于白起历史形象的争议主要有两类:(1)勇武多谋?(2)嗜血嗜杀。
与官方正面宣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唐代以来,民众对白起的评价一直采取贬损的态度。他们认为即使死后也逃不掉白白杀人、砍得太狠、罪大恶极的罪责。他们必须受到严厉惩罚,以清理他们的住宿业。历代志怪小说中有许多以田雷为反面典型的善恶报应的故事。
作为上述故事中的主角,田雷遭受了两种惩罚:一种是沉入地狱,在其中受尽苦难,以报当年埋没、屠杀四十万赵军之罪;二是沉沦为兽,不为人,不断转世为猪、蜈蚣等动物,任人宰割,以此赎罪。唐代高僧《法林》第七十九卷部《赵濉文昌》一文,记载隋开帝十一年,内大夫庙赵文昌死而复生。他说他被叫到阎罗王学院,阎罗王读了《金刚般若经》,被释放到世界上。他被派去带领他离开地狱之城。“他小的时候,出了南门,看见一个大粪坑。常问人:这是谁?人答云:此乃秦将军虚浮,坑赵卒,遣之以禁之,罪犹未了。”唐代《记》中的《河南史》一文,讲述了河南史王的死与复活,描述了他在阴间地狱,在粪池大牢中被砍头的情景。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白起长期被关押在地府、元明以后投胎为兽的说法,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杜撰,是民间基于简单的善恶报应观念而建构的,反映了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按照佛道的说法,充满邪恶的人先在地狱受苦,期满后坠入“来世”,投胎为兽。这一过程在元末明初编撰的道教著作《道法慧远卷210》、《丹阳祭炼序》中有所描述:“积恶极深,魂隐幽闭,坠入地狱,苦而知足,生于其旁,如白起、秦桧弟子。”
《真灵位图》是最早的道教神仙谱系。它旨在按照玄门学说和等级观念,将原本分散的、互不隶属的所有神仙道理进行编纂整合,从而构建一个等级秩序严密的信仰体系。在这本书里,许多过去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被排成一排。书中* * *收录了近700位神仙的封号和名字,按照从仙界到冥界的原则分为七个等级(即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献帝、杜锋),每个等级又配备了中主、左右神,以及少数散仙和女真。第七级是以杜锋尹蓓帝为首的冥界鬼官,包括“七十五鬼官,一百一十九名士”,其中不乏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将领、名人,如左边的秦始皇、魏武帝、周文王、金、周毅、汉高祖、武、、齐桓公、晋文公、汉光武帝等。这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死后成为鬼官,掌管所辖的仙官和鬼兵。值得注意的是,田雷不包括在内。陶弘景在《诰书》(卷十六)中是这样解释的:“自三代以来,来当圣贤、英雄的都是神仙鬼怪,但春秋时期的唐寅、周公、孔子、阖闾、勾践、大夫,以及伍子胥、孙武、白起、王建,下至韩信、项羽,还是神仙不明显。
但大约在六朝以后,《太上洞神经》卷七《鬼斩》已将白起、王建等人视为鬼王,合称“五通大鬼”。例如:“自汉达以来,有五个鬼宗,分别是王建、白起、张寒、杨乐、褚匡、和女娲。鬼王同时指挥鬼兵,捉恶鬼,守护八极,保护人间安全,不受恶鬼侵扰。
综上所述,白起作为前引道书中的鬼王,起了两个作用:一是指挥鬼兵犯病杀人,传播灾难,传播邪恶,是疾病、疫病、灾难的源头,所以被施法者驱逐歼灭,是反面形象;二是带领鬼兵驱逐一切恶灵,是驱逐任务的执行者,也就是发挥正面作用。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角色和形象,田雷的地位都不高,基本属于最底层的鬼官。
田雷自杀后,秦国人民悲痛欲绝,自发举行祭祀活动。如《史记·田雷王建列传》记载:“(田雷)死而不其罪,秦人怜之,各邑牺牲。”唐代李继孚在《元和郡图·关内易道京兆府》卷一中写道“咸阳”一文:“白起寺在郡中。”
明代冯梦龙编《智囊全集·尚志部·卷二·远聚德·白起殿》曰:贞元,咸阳人言白起,命其奏云:“请为国守四皇权。正月,吐蕃将大。”然后吐蕃果侵,败。德宗相信他想在北京建一座庙宇,并把它给了斯图亚特。李米说:“我听说‘国家要繁荣,要听人民的话’。今将军立功,陛下赏赐田雷,恐边境瓦解。并在首都设庙,庙内充满祈祷和祝愿,向四面八方传播,会召唤巫术。听说杜佑有座古庙,请政府修缮也不会奇怪。
他在唐德宗的时候,因为觉得田雷在抵抗吐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在杜佑立了一座庙祭祀。除了一个独立的寺庙,唐宋时期,白起还作为子牙的伴侣供奉在吴寺。
从秦代民间的自发祭祀,到杜佑旧庙的修复,再到唐宋吴庙“十哲”或“七十二人”的出席,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对白起的评价和定位,基本上都是持肯定态度的,这大概是基于对其杰出军事才能和为统一国家所做贡献的认可和肯定。准确地说,在武祠的享受,既体现了百姓对他出身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央朝廷对他辉煌政绩的认可和褒奖。
元末明初编纂的《道法慧远》是一部宋元时期的道术著作汇编,其中多次涉及白起。出现在这些道教体系中的田雷进入了神的行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动机是,人们认为白起军事才能出众,在战争中所向披靡,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是天庭保护者的合适人选。由此开始了田雷的神化之路。
田雷神化的转变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水利部信使报
《道法慧远》卷130《北镇水部飞火打雷大法》是以水神为中心的魔法,其作用是祈求风调雨顺,雨雪灾害。这个咒语的实施是由田璇神主导的,他的班会算18个成员,都是水利部的神。第十三个是“飞霜封冻天使田雷”,形象是“绿色鬼面,毡帽,皂靴皂袍,手持铁锤”。在这里,田雷担任了水利部的“飞霜封冻使者”。从字面意思分析,可以判断他是掌管霜冰的。虽然“使者”的等级不高,但也已经进入了神仙世界,进入了神仙阶层。就其外貌而言,虽仍是“青鬼面”,但也是“毡帽、皂靴袍、铁锤”。与过去相比,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2.十王蒙将
道法慧远(卷232)正仪赵元帅秘法是以元帅为主神的神功,能“驱雷除电,引雨生风,除特事,保病灾”。这个法术的实施是以英明神武的皇帝为基础,以赵元帅为主要将领,手下有八个王蒙将军。与吴渊、白起并称为“十王蒙将军”、“万盔金甲如将军”。这种将吴元、白起附于“八王蒙将军”之上,称之为“十王蒙将军”或“十蛮王将军”的方法,在《称八王》中也有。显然,田雷的神灵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隶属于水部而属于作战部队的行列(指挥魔兵与邪灵作战),军衔也相应升级,即从以前的“使者”升级为“猛将”(将军),外貌也一扫而空,径改为“头盔闪亮铠甲,宛若将军”。
3.两位国王
道法慧远卷235正仪的飞虎队统帅赵元帅的秘法,也是以金轮大元帅为主,副统帅是正仪哪吒金轮大元帅黄,其次是被天下忠孝贤德所伤的王武元,以及被王极赏的傅顺贤,排名在“王蒙八将”之前。卷236《正一派龙虎谭旋大法》以高明大帝为主法,以赵公明为统帅,统管“二王”(极报王吴,天下满舱王田雷),其后为“八王蒙将军”。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在卷240《正义谭旋柳荫元帅草舞袖雷法》中找到,这是根据高明帝和酆都大帝的方法。在将领名单中,沈啸御府的统帅应该是元帅,而的兵之首极报是裴将军,右营的营长是受伤的将军,其后是“八王蒙将军”和天毒、地毒、四值、天将。
在中国名将中,白起是争议最大的一个。一方面,他战功卓著,骁勇善战。但另一方面又很残忍,害死了无数人。西楚霸王项羽曾经杀过秦国二十万士兵,所以在民间传说中被刻画成一个恶鬼、鬼王的丑陋形象。但霍去病曾犯下杀身投降之罪,却在神仙之列。可见,是否“杀降”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他生前的政绩和名声。而那些道德上有瑕疵的名人,也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晋升,加入神仙的行列。
田雷能征善战、“嗜血如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也为后来道教把他改造成有军的鬼王做了充分的铺垫。自宋元以来,白起的神灵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鬼王到神将。这意味着田雷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究其本质,白起一开始是作为厉鬼和怨灵被崇拜的,后来逐渐改变了人格和功能。原本强大的厉鬼/怨灵角色被淡化褪色,外貌从一个长着蓝尖牙的恶灵形象变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武将形象。被神化的白起隶属于神、元帅赵、等神,并直接受这些高级神的领导,尤其显示了白起神化改造的正当性和正统性。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今天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