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数据
1990人口1548万。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铜鼓
民族人口16178811。2005年,壮族人口超过17万。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大多数壮族人住在广西。其中云南有654.38+0多万人,主要居住在文山,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壮族也分布在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在1965统一壮族名称之前,有许多壮族的自名和他名。广西最常见的自名和他名主要有布庄、布土、布寮、布牙邑(瑞)、布弄等20余种,云南主要有弄人、沙人、土寮等。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其归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种方言。国外一些学者根据同源词将壮语归入奥泰语系。壮语与泰语、老挝语和傣语十分相似。壮语有自己的文字,自中国唐代(7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使用。汉族人称之为古壮字,壮族称之为“sawndip”,意为新字,因为这类字是由汉语偏旁部首组成的。但这种壮文并未在全民中广泛使用,多用于书写地名、编民歌、记笔记等。南宋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白话文”,但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在1950年代,中国的政府专家* * *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壮语,并在1982年进行了部分修订。但这种语言未能在壮族地区推广,而壮族地区的官员却说这是无良心的推广,严重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损害了党的民族政策。壮族人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和历史学普遍认为,壮族是由古代岭南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她与周丰时期的瓯、骆越,汉唐时期的辽、李、五胡,宋以后的童(凹凸、犟)人、仙(狼)人、土人等关系密切。壮族与百越的Xi瓯、落月是一脉相承的。从汉代到初唐,壮族人民一直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天的壮族地区,有一些大姓,如番禺的陆、高良的冼、合浦、钦州的宁等,被称为“百越大姓”。唐代岭南路分为东西两路,在广州设五处,分为五管。其中桂、雍、荣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设置郡县,派驻官员,征收贡品。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羁縻郡县制,任命壮族有名望的人担任酋长,管理本民族。但中央政府的冷漠和强取豪夺的土司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被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苑“黄东满”起义,宋朝的农高智起义,明朝的农民起义,清朝几百年来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一带开始。但是之前所有的起义都被镇压失败了。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石灰岩在壮族地区分布广泛,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区。落基山脉有洞穴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天下”的景区。这个海岸盛产各种珍贵的海鲜,尤其是南珠。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水果也很丰富,而且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茴香油,是壮族地区的知名特产。壮族人民在集中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剧。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人民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它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金淑、苏州的晋松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人主要居住在岭南。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先秦时期壮族属百越骆越人和Xi瓯人,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包括柳江县柳江人、干千人、来宾市麒麟山人和荔浦县荔浦人。都安县的干岩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鸡岩人,田东县的墨锭洞人,灵山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居住的地区恰好是壮族先民的壮族。
活动区也是今天壮族人的聚居区。有专家据此推测,不排除壮族人是这些古人类的后代。先秦时期,广西是骆越国,居住着百越的“骆越人”、“xi瓯人”、“苍梧人”。罗越国是岭南壮族先民著名的方国。它最早见于《王辉逸周书》,其中提到了“路人”。曾在《逸周书·训释》中说“路声近罗,疑是罗岳。“路是锁,这是对的。《逸周书》又名《周树》,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古书。大部分章节都是战国时期的,里面记载的商周事件肯定是原创的。在《吕氏春秋》的原味中,也有提到“之菌”。在汉代,高注意到:“国之名。细菌,竹笋。“罗月是一个中文表达,意思是穿过山谷或鸟类,越南语倒过来就是罗月。“通”这个国号出现在南宋时期。宋代诗人李增波在宋理宗的奏折中曾提到,峄山有“仆从”。宋代诗人朱复进一步指出,南方有苗族、瑶族、寇族、彝族、仡佬族五种“穴居人”。之后历代多以“瑶(通)”为名,明代逐渐引用“瑶”名,但多以“瑶”为伴。到了清代,“彝(通)”这一名称已在广西各地引用。1949经过深入调查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将广西、广东、云南称为“布庄”、“布图”、“布农”、“布龙”、“布诺”、“布依”、“布民”。后来因为“通”字含义不够明确,容易读错,1965年在总理倡议下,将“通”字改为“庄”,将“通”字改为“庄”。民族区域自治。1952 65438+2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广西西半部成立,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以原广西省为范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62年9月26日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立。壮族的名称虽代代相传,但主要起源有:百越、欧、罗、、欧、罗、越、吴、胡、李、辽、通、沙、弄、壮,一脉相承。(参见黄先帆《壮族通史》)
壮族人
落月和Xi瓯是今天壮族的两个主要支系。它们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创造了辉煌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人民所继承的古老文化,又被瓯人和骆越人以多种方式创造出来。罗创造的稻作文化、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华山文化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洛越人和苍梧人、瓯人一起,最早在中国发明了水稻的人工栽培方法,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天的南宁,已发掘出14个骆越人祖先留下的壳丘,从中出土了1万年前的原石磨盘、石杵、石碾棒等砻谷工具。其中南宁亭子圩遗址出土的此类工具,经C14确定为11000年。s仅次于湖南道县。壮族苍梧部先民在12000-20000年前留下的碳化米粒,比江西省万年县的万年米遗址早1000年。到了罗田时期,罗越人对中国农田的整治已经硕果累累,已经根据潮起潮落选择农田。今天,无论华南哪个民族,大米都是最贵的。餐桌上的主食是米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大米系列、米线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汤圆系列、年糕系列、米花系列、饮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肠系列。副食猪鸡鸭鹅也是大米的转型。从旱地农区迁到岭南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也放弃了小麦的种植,和壮族人一起在饭桌上享受壮族先民创造的稻作文化。洛越人的这一伟大贡献与广漆有关。创造和打破了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和中国。世界上最好的服装在古贵州中部道县(古壮族苍梧部的活动区)的玉蟾岩。15000年前人类用来制作陶器“被褥布”的植物纤维编织图案。无论这种植物纤维编织的图案有多粗糙和幼稚,它都是迄今为止人类自己创造的第一件手工纺织品,是全世界纺织业的萌芽。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发现于贵州中部道县的玉蟾岩遗址。人工培育的水稻发现于15000年前。虽然只有一些人工驯化的痕迹,但它是迄今为止人类第一个用劳动创造的农作物品种,是全世界农耕农业的萌芽。而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告别“食兽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的第一个标志。壮族人
世界上最好的房屋发现于贵州中部临澧的马竹村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约18000年前)。带隧道的“"-shaped高表民用建筑”不仅是中国“高表宫殿建筑”的源头,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高表民用建筑”。壮族先民迈出了划时代的第一步,使中国率先步入农耕社会,引发了人类最伟大的绿色革命,使人类走出了一条驯养动物、创造农耕、从饥饿不安的采集生活走向温饱生活的绿色革命道路,使人类步入了农耕社会的辉煌农业时代。壮族先民发明的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事物创造出来的全新事物。人们将粘土与水混合,制成各种器皿,晒干后用火烘烤,产生质变,形成陶器。开启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陶器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开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洛越人的青铜技艺水平很高。他们制作的铜鼓是铜鼓全盛时期的产物,是铜鼓八种中的顶级产品,代表了铜鼓技艺的最高水平。它们又高又重,设计巧妙,工艺精湛,图案复杂。站在鼓面上的青蛙是雕出来的,是青蛙蹲伏450次的标志。背部与鼓面平行,臀部像狮子一样翘起。身体用稻穗装饰。这个壮族
点睛之笔是洛越人对稻作文化贡献的特殊象征。鼓面上的太阳图案告诉我们,洛越人有自己的欧几里得,公元前就可以在鼓面上显示出分圆的方法。分圆法在两千多年前就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最高科学水平的标志。据记载,当时只有汉族和古希腊的欧几里德能分圆。人们没想到壮族的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罗越人制作的铜器,如镦、圆器、牛头梁、钟、鞋形钹等,都是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头梁,设计精巧,肚子上有四只眼睛的水牛头更是一绝。洛越人的生产工具是独特的,他们早期的肩扛石斧和分段石矛是典型的任玥产品。铸铜钹有鞋钹、扇钹、风钹、铲钹、圆钹等。它们的造型千姿百态,精致实用,足见罗月的聪慧。其制作的大石铲为中国一绝,长舌形,有腰,刃部细圆,梁柄处有侧齿用于紧固。最大的有60多厘米长,20厘米宽。它不仅是一种生产工具,还是一件艺术品,也是祭祀米神时的神器。它的设计是原创的。其他的如西林战国青铜棺、合浦鸭青铜首、凤凰形青铜灯、人足形铜板等,都闪耀着罗月的智慧。华山文化是罗越人创造的举世闻名的艺术画廊。主要分布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绵延200多公里,另有5处分布在左江流域的萍乡市和天等。有84个地点,183个地点,287个绘画组。主要形象是一个人蛙形状的蛙神,赭石红色,画在平投影(鬼)上,双臂弯曲,手肘抬起,半蹲成骑马式,似蛙泳。整个画面处于狂歌狂舞的状态,震撼人心。花山岩画是洛越人祭祀蛙神的圣地,是根据洛越人祭祀蛙神的场景描绘的。除了蛙神的形象,还有走狗、鹿、鸟、铜鼓、锣、星星和太阳的形象。其时代上限在战国,下限在西汉,历时700余年。少量为后人所抄。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宁明县的花山岩画,壮语称为Byaraiz,意为山,莱意为格局。因其规模最大,代表了整个左江岩画。与世界各地的岩画相比,华山岩画有着显著的特点。其蛙神造型不仅整齐划一,而且延续700多年不变,实属罕见。宁明华山这幅画,高40余米,宽170米,以一个“地方”的面积来说,堪称世界之最(世界岩画法则,画外500米以内没有一处是“地方”)。这幅图有1300多个可识别的字符,所有大小图像加起来有4万多个,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花山岩画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这样大规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艺术瑰宝是必须的。华山岩画不是静态的古文化,而是活的文化,它所表现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间。至今,在古罗岳北界红水河沿岸的东兰、凤山一带,仍有祭祀民族图腾蛙神的“蛙女节”。节日里的蛙舞,舞者戴着蛙帽,看起来像华山岩画上的动作,在其他地方流传的一种教师舞蹈也像华山的形象。因此,舞蹈者称华山的形体为蛙舞。
大部分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时吃三餐,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较简单,一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干饭吃的多,菜也比较丰富。大米和玉米是壮族地区丰富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日常的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羽衣甘蓝、空心菜、萝卜、苦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见的,还有腌制蔬菜的习惯,如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烹饪时加入猪油和盐。壮族人爱吃任何一种畜肉,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的地区不吃狗肉,有的地区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煮熟,然后切成方形块,再放入调料回锅。壮族人习惯把新鲜的鸡鸭鱼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后把蔬菜放在热锅里炸熟再出锅,这样可以保持菜肴的鲜美。壮族人喜欢狩猎和烹饪野味和昆虫,对三七的饮食很有研究。用三七的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制,嗜酒,口味辛辣酸辣,喜欢吃脆香的菜肴。主要特色菜有:辣血、烧腊、庄家烤鸭、咸肝、酥炸蜂、五香豆虫、炸虫、皮肝、姜兔肉、白花花炸田鸡、舂鸡。壮族人也酿米酒、红薯酒、木薯酒,都不算太高。其中黄酒是节日和招待的主要饮品,有的黄酒叫鸡胆鸡杂酒,鸡杂猪肝酒。一口喝下鸡杂酒和猪肝酒,把留在嘴里的鸡杂和猪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当菜吃。典型美食:壮族有很多名菜和小吃,主要有:马蹄竿、生鱼、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子、状元柄、白切狗肉、壮家脆皮鸡、破面炖狗肉、龙抽。居住在坝区及城镇附近的壮族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壮族人,他们的村子是广西龙脊的壮族村。
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住宅式两种建筑风格。甘兰,也被称为木楼和吊脚楼。壮、侗、瑶、苗、汉都有。大部分是两层。楼上一般是3、5个开间供人使用。下层是木质建筑柱脚,由竹片和木板构成。它可以用作牲畜的马厩,也可以用来堆放农具、木柴和杂物。有些还有阁楼和附属建筑。一般干篱笆都是依山傍水,面向田地。一个寨子,一个社区,既宏伟又壮观。有些村子,家家相连,融为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卧室格局处处有特色。龙胜县龙脊乡壮族的树干围墙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中间是公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边角落是女方家,有一个小门与公房相通。主妇的房间在右边的角落。丈夫的房间在大厅右侧的外面。客房在前厅的左角,女生房间在右角楼梯旁边,方便她们和男生交往。这种布局最大的特点就是夫妻分房居住,沿袭古代习俗。目前主围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壮族服饰主要有三种颜色:蓝色、黑色和棕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和染布是家庭手工业。用自产自销的棉纱织成的布叫“家机”,厚实耐磨,再染成蓝色、黑色或棕色。用靛蓝可染成蓝色或青色,用鱼塘可染成黑色,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壮族服饰就不一样了。男女服饰和男、女、未婚女头饰各有特色。
壮族妇女
庄服饰
男装有两种:右翻领和双翻领。右翻领衬衫无领,扣子从右腋下开至腰部转到中央,再开三四寸。翻领上镶嵌一寸多宽的彩布边,用铜扣扣紧,再用长带子系住;一种紧身衬衫,胸部敞开,只有肚脐长度,上班时穿。女装有无领的右翻领,但袖子比男装大,近尺宽及膝,镶有贴边,边宽且薄,一般两三个以上。肩内侧的布与外侧相对立,缝三条线,称为“反衫”。男女衬衫的钮扣都是黄铜钮扣或布纽。男女裤款式基本一致,有下摆,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一件蕾丝肚兜,腰裤左侧挂一根尖刺状的管子,与钥匙相连,行走时发出“嘈杂”的声音。男袍习惯穿长袍,外面套一件短外套,俗称“袍加外套”。起初,他们戴着一顶圆帽,后来他们戴着一顶帽子。到了近代,壮族人的服装样式已基本现代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穿着蓝黑两色。
未婚女性喜欢长发,留刘海(区分是否已婚)。通常,他们将左边的头发向右梳一圈(约37分钟)并用发夹固定,或者在辫子末端系一条长辫子和一条彩色毛巾,工作时固定在头顶。已婚妇女将头发梳成龙凤髻,从后向前聚拢成鸡(凤)臀状,插银或骨横钗。现在很少穿绿纱白手绢的,大多用黑手绢或花手绢头巾。大多是中年以上女性,喜欢穿刺绣剪额头。冬天女性戴黑色羊毛帽,帽沿的花式随年龄变化。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爱穿自己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凉鞋、耳朵、鞋跟。它们用一根扁平的纱布带串在一起,随意打结以调节松紧。儿童头饰:儿童帽是用两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而成的无盖帽子。古籍中记载的“露头踩脚”、“额上布”等壮族习俗,在儿童的帽子上再现,既能保护头部,又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婴儿的背带比普通汉族的背带大得多,呈蝴蝶状。“蝴蝶身体”有三英尺长,两英尺四英寸宽。上面绣有图案或八卦干坤图,很少绣有文字。两边的“蝴蝶翅膀”长九英尺,宽一英尺两英寸。这种背带叫“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背带的尺寸逐渐变小,有些背带用强烈的话叫“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背带的尺寸逐渐变小,有的背带上还绣有“出入平安”、“幸福美满”等字样,以代替原来的图案。男女都穿布鞋。
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任何一个壮族村落做客的客人,都被视为全村的客人。经常是几家轮流请他们吃饭,有时候一次吃五六个。平时,我们有互相拜访的习惯。比如一户人家杀猪,我们要请村里每户一个人一起吃顿饭。一定要在餐桌上准备酒招待客人,这样会很隆重。敬酒的习俗是“喝一杯”。其实是用白瓷勺代替杯子。客人到家,会尽量给他们最好的住宿,尤其是老人和新客人。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等年纪最大的老人坐下后才能吃;晚辈一定不能吃长辈没动过的菜;给长辈和客人端茶递饭时,一定要双手捧着,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或背着长辈递。先吃完的人,离开前要对长辈和客人一一说“慢用”;后辈整桌都吃不下。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鲁豫的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不要跷二郎腿、骂人或从老人身上跨过去。杀鸡的时候,鸡的头和鸡的鼻子一定要尊重老人。《鲁豫有约》中的老人,男性应称“爷爷”,女性应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到客人或负重的人,要主动让路。如果遇到老年人负重,要主动帮忙,送到分手。
壮族人忌讳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生;一些地区的年轻女性避免吃牛肉和狗肉;前三天(有的是前七天),禁止女性让外人入内;尚未分娩满月的妇女被禁止访问她们的家。登上壮族人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人是禁止戴帽子和携带锄头或其他农具进入家中的,所以到了壮族家门口就要放下农具,摘下帽帽。唐火和澡堂是壮族家庭中最神圣的地方。严禁用脚踩唐火上的三脚架和火炉。壮族青年结婚,孕妇是禁止参加的,尤其是孕妇不能见新娘。尤其是孕妇不能进产妇家。如果家里有产妇,禁止在门上挂袖子树枝或插刀。那些不小心闯入产妇家中的人,必须给婴儿起一个名字,给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者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米歇尔·普拉蒂尼和教母。避免筷子掉到地上,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吃饭时不要用嘴把饭吹凉,也不要把筷子放在碗里。避免夜间行走时吹口哨。避免坐在门槛中间。作为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壮族人民非常喜欢青蛙。有的地方壮族有专门的“蛙拜仪”,所以壮族地区禁止杀蛙或吃蛙肉。每当发生洪水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人民都会举行祭祖活动,祈求龙的保佑以求得救灾。仪式结束后,村口立碑,外人不得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