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二十四杰是谁?
1,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 165438+10月17—1650 65438+2月31),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海。明万历四十年(1612)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多尔衮被封为贝勒;天聪二年(1628),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因为服过兵役,被封为“摩根代青”,成为正白旗的旗主。
天聪九年(1635),多尔衮等人率军活捉并降服了蒙古力丹汗之子鄂哲,获得了玉玺。崇德元年(1636),因战功被封为和硕瑞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命多尔衮追击韩王氏。
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在晋松战争中战功卓著。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吉尔哈朗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辅佐王,人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任命摄政王叔、摄政王叔、摄政王父。
顺治七年(1650),在塞北打猎时冬天病死,被谥号为“清成宗皇帝”,委以修远广业建功、安民、立政、诚尊义的重任。两个月后,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被剥夺爵位,坟墓被挖。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为他平反,恢复了瑞亲王的爵位,评价他为“把国家立在基业上,成为统一行业的最杰出的人”。
2.朗科多
童嘉·隆科多(?—1728),字朱军,满洲正黄旗人,萧义仁皇后之弟,一等公童国伟,清朝大臣。
在清朝,只有一个人被皇帝公开称为“叔叔”。正是这个龙可多,在康熙帝晚年皇帝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权战争中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是康熙帝与雍正帝皇权交替之际最关键的核心人物。
这与他在雍正即位后的巨大成功和名望有直接关系。最后被雍正怀疑,屡遭打击,直至被封杀。其实这也是根本原因。
3.鳌拜
鳌拜(约1610 —1669,满语:Oboi),清初权臣,瓜尔加人,苏皖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晋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出身满洲黄旗,清朝三代开国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
用战功封侯。鳌拜前半生战功卓著,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晚年,他大权在握,为了个人利益结成小集团。康熙在黄喜洲、王洪卓等大臣的支持下,执掌朝政,然后在五营店定下攻取鳌拜的计划。被活捉后,鳌拜在狱中老死。他是影响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4.于成龙
于成龙(1665438+2007年9月26日—65438+2007年5月31,0684),本名北艾,山西省永宁府玉山(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与官员。
清顺治十八年(1661),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令,任职期间明确了保甲制度。人民安居乐业,全力耕耘土地。康熙六年(1667),于成龙升任四川贺州。
后移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兼知府,历任武昌知府代理人、福建按察使、调配使、巡抚巡抚、武备大臣、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入京,升任江南、江西巡抚。
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命于成龙掌管苏皖总督政事,不久便死于任上。康熙皇帝追授他太保太子的爵位,赐他“清端”的爵位。传世作品有《玉清段正书》等八卷。
在20多年的仕途中,于成龙三次被誉为“杰出”。他政绩卓著,一生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被康熙皇帝誉为“第一清官”。
5.珍珠
纳兰明珠(1635 165438+10月19—1708年6月3日),满洲里正黄旗人,历任内务部首长、法务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尚书、康熙朝大员。
纳兰明珠在康熙提出撤三藩、统一台湾省、抗御外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因任人唯亲之罪被罢黜,虽然复职,但不再重用。死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
百度百科-谈清代二十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