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白嘉轩比陆子霖好,可为什么儿子比陆差很多?
白嘉轩和陆子霖分别代表白家和陆家,面对来自祖辈的“如何更好地生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种差别代代相传,成了白宫堂前牌匾上的“耕读传家”,成了陆家的一句话,“一定要读书,当大官在我坟上放铲子。”
白嘉轩认为规则是不可动摇的,不管合理不合理。他是规则的最佳遵循者,也是规则的最佳捍卫者。在既定的框架内,白氏家族一定是最勤奋进取的。就算这个框架在缩小,他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只要他饿了,白家就能勒紧裤腰带,挺直腰板。
陆子霖不一样。从以“勺勺客”发家致富的鹿家祖辈开始,“保证生活水平”就一直是鹿家追求的生存准则。在这种准则的影响下,陆子霖独立地突破了许多道德的限制,使他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过上了更舒适的生活。鹿家从来不怕打破框架。鹿家的脊梁骨可以戳但裤腰不能紧。
如果白鹿儿女的出生时间早几百年,白家公子的地位肯定比陆家公子高。其实白嘉轩和陆子霖的身份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们只能怪儿子生得太晚。生在那个年代,鹿家一贯的生存观念和祖上的物质积累并不比白家差多少,这就让鲁和鲁注定比白家的孩子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像白孝文这种被传统道德束缚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鹿儿岛身上。他们不怕打破传统,只怕追求更好的生活。几代人积累的丰富生活和当时最先进的教育帮助他们摆脱了阶级限制。
陆子霖比白嘉轩更会教育儿子吗?不完全是。陆子林会在新婚妻子的床上扇卢三巴掌,老鹿会拄着拐杖跪在学校里只为了让孙子回家。只是鹿儿过得还不错。按照鹿家的逻辑,只要你过得好,跟你走,其他都不重要。
相比之下,白嘉轩更高级。他允许幽灵像男孩一样学习和玩耍。这是他在框架下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之后就不行了。白嘉轩在选择彻底突破框架的时候,毅然选择了与白灵划清界限。精神再好,也压不弯白嘉轩的腰。只有白灵死了,作为父亲的白嘉轩才能打败作为族长的白嘉轩。
在这样的生存逻辑影响下,白家子弟的一切行为决策,都已经是他们好好生活的最佳突围选择。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突破并不比鹿儿们的革命容易,甚至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