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山的古茶村
文 霍建明
在太行深山河北邢台境内有一座叫茶旧沟村的古村,已经有几百年的 历史 。相传,古村的村民是明朝后期由山西羊范村迁徙而来。
令我好奇的是村子的名字叫茶旧沟,与茶有什么关系?前几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与几个茶友到古茶村探访了一番。到了村里了解到,当时村民的祖先迁到此地,村口有一块大石头,状似茶臼,而“臼”与“旧”谐音,于是人们便以此给村子起了名字。茶旧沟村傍依白云山而建,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开阔,一条玉带状的小河从西向东潺潺而过,山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山坡上植被茂密,有板栗、核桃、柿子、山桃、山杏等,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树木成荫,花草葳蕤,野兔、山鸡随处可见,又常常能看到百鸟啁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内有长近九公里的小河蜿蜒而过,河水清澈如玉、河道蜿蜒交错、滩涂连绵铺开。
宋氏先祖在小河上建了桥,上面铺青石板为街道,桥下为泄洪排水,河沟两侧则依山势而建房屋,布局合理,且错落有致、美观大方。整个村子以四合院为主,房屋以木石为框架,筑成二层青石楼,但这里的院落与北方传统的四合院略有不同,茶旧沟村的院落围墙并非正直的四方形,而是呈弧形。
韩少功曾经在《阳台的遗憾》一文中说过“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从建筑的特点中我们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习性。茶旧沟村的这种院落正体现出村民们朴素和善良的一面。
过去,老辈人种田需要一种叫作手推车的农用车,每日劳作的人们经常推着手推车穿梭于街头巷尾,为了他人推车经过自己家门前时行走方便,故把自己家的屋墙砌成圆形,形成相互礼让的和谐氛围,象征着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再加上茶旧沟地势比较特殊,是位于山上的一个小盆地,面积狭小,村中空间不足,为满足全村人的生活住房需求,巷道原本留的很窄。但是人们为了大家及子孙后代通行方便,将自己家的围墙砌成圆形并各让出一尺,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小巷,将邻里之间相互谦让之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良好乡村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村子里的小路皆铺着古老的青石板,两边紧密的建筑物夹着小小的石板路,房子和房子连在一起,一家煮饭,整条街都飘香;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走在这样的石板路上,能随时感受到 历史 的底蕴和味道,不管是明末清初建造的高大门楼的石墙上斑驳的时间印记,还是同时期遗留下来的石臼、石碾和磨盘上生活痕迹,都让人不由透视到过去的时光,看到 历史 的沧桑。
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茶臼,其实村子里并没有茶树、茶叶,这茶臼是否用于捣茶叶已无从考证,但村民用它制作一种叫做豆沫的食物这件事一直从古延续至今。过去茶旧沟村村民普遍喜欢喝豆沫汤,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家常饭。所谓的豆沫汤就是将黄豆清洗干净后倒在石臼中使用圆形的石锤将黄豆捣成碎末状,捣豆沫过程中一边捣一边加入少量的清水,把黄豆捣成沫,俨然是没有过滤的豆浆。完成后倒入米粥锅里,开小火熬制一小时左右即可食用。既然跟茶叶无关,为什么非要给它取一个跟茶有关的名字呢?
我想,茶在古代数量不是太多且价格不菲,是只有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奢侈饮品,对于普通农家来说,喝不起茶,便把其他食物称之为茶,正是表达出对茶叶这种于北方来说的奢侈品的追求和向往。
正如距离茶旧沟村不远的临城、赞皇一带都有一种叫作茶面的食物。说是茶面,其实也跟茶完全无关。所谓的茶面就是把小米用水洗一下,晾至半干,然后在磨坊里磨成合适粗细的面粉;磨好面粉后,放在大铁锅里,小火长时间炒制而成;茶面炒好之后还不算完,还要加入辅料,一般是炒熟的芝麻和花生,捣碎后加入炒好的茶面当中,搅拌均匀。以前,老百姓生活不富裕,往往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这种好吃的茶面。
我想不管是茶面还是茶旧沟村的茶臼,这些名字里面饱含着过去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我国北方雁门地区的苦荞茶,也并非常规意义上的茶叶,只是一种冲泡之后可以连吃带喝的食物,既能解渴又能解饿。但人们一样把它称为茶。
在古代,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以北并不种植茶叶。北方的茶叶均是千里迢迢从南方运来的,所以在北方茶叶是一种高端消费品,价格贵,进入不了寻常百姓家。但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茶叶能够沿水路顺利地进入北方市场。于是,北方也出现了很多加工茶叶的地方。到了北宋年间,汴京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市,处在一个水陆交通的要道上,且处于茶叶产区与消费区之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茶经济空前繁荣,茶文化内容也十分丰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更是提供了更为翔实的 历史 资料和佐证。
自从汉朝丝绸之路开始,中国丝绸销往西方,让欧洲人爱得抓狂,后来茶文化兴起,茶叶作为大宗商品也来到了丝绸之路上。所以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茶叶之路”,也有人称为“丝茶之路”。其实,完整的丝绸之路可分为两段,一段是从长安(西安)一路向西,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一直到欧洲的地中海地区。据史料记载,还有一段则是自西向东,从长安出发,经洛阳,安阳(相州),向北经河北邢台(邢州)、石家庄(恒州)、易县(易州),再经北京(幽州)、密云(白檀),越过古北口、辽东半岛,再到朝鲜半岛,渡日本海,最终抵达日本。
茶叶要进入丝绸之路首先就需要从南方运到北方。当时南方的茶向北运输分为陆路和水路,水路主要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很方便地将茶叶从南方运送到北方。而位于华北平原的清河是隋唐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之地,也是重要的枢纽码头,大量的茶贸易在这里进行,茶叶通过大运河运来之后一部分一路向西,穿越太行八陉,跨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境内之后再运往西北。还有的经拒马河,通过易县紫荆关又运往辽阔的西北地区。可能也有一部分茶叶被转运到邢台县茶旧沟村,经过加工后再运往西北地区。据茶旧沟村族谱记载,村子的祖先曾加工茶叶,质量还不错。当时是不是通过古老的茶臼加工包装茶叶再销往各地,已经无证可考。但正如陕西安康地区的泾阳茯砖茶,南方的茶叶运至安康泾阳后进行加工包装,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经过蒸压后变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这就是著名的泾阳茯砖茶。当时有句名言流传:“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
我想随着茶叶的不断交易,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向北方、从富裕人家慢慢地渗透进普通老百姓家中,老百姓们也逐渐把茶叶作为了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农村改革发展。而今的茶旧沟村,在党的领导下,村民们解放思想,结合本村的地域、文化特点,招商引资,充分挖掘村子的文化价值,针对村子里古风古貌的建筑特点和四周秀丽的山水风光,开发了 旅游 业,让 历史 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让文化的基因继续传承。村子周围商店、超市、宾馆比比皆是,村民的生活自然也蒸蒸日上。茶叶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再只是一种梦想、一种符号,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他们不但喝上了南方的绿茶、花茶、铁观音,而且附近的临城县桐花村还有了茶园,生产了著名的邢香绿茶、红茶。我想不管时光怎样流逝,老百姓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不会停下,老百姓的生活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