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评论古今名字文化的差异性?
古人起名有一套规则系统,与传统文化经典相关,而且名字可以互称。今人无字无号,起名也很少有雅驯的典故来历可考,就大部分起名的情况而言,是与传统文化脱节的。
曾巩和冯巩还真不一样,曾巩字子固,《诗·大雅·瞻卬》曰:“无不克巩”,巩者固也。我们通过曾巩名字,可以与诗经连在一起。而冯巩没有字,就不知道这名字到底出自何处。
古人之名大率与经典语境相关。周公姬旦的旦字,训明义。《说文》:“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本来是个很好的名字。如果姬旦的发音看了很搞笑,那么复旦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老母鸡在孵蛋呢?至于后代读书人,名字就有固定套路可循了,一般都是名、字合释一典,表达父母愿望。如钱穆字宾四,语出《尚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至于李大眼杨大目,三国志中已解释了,劳动人民出了名,本人又没有名字,世人往往以其生理特点相称。用这些名字去和今人名字比较是不公正的。何况你比也应该跟农村劳动人民的名字比,我觉得杨大目还是比“李胜利”好听,当然这是个人意见,也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所言,今天的名人之名,并没有古代名人之名有文化。传统文化的链条断裂了,而名字的断裂只是其中一个表现。潘石屹、黄渤是不是“好听”不重要。问题是,当你看到很多名字的时候,无论它听起来多好听,你想不到它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的位置,也想不到它在西方文化或者其他什么文化中的位置——它们与已知的文化系统是断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