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公园被命名为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耗时近30年才完成。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建成时长约33公里,居当时世界第一。目前仍保留三分之二的长度,是现存最长的明代城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古城墙由护城河、吊桥、锁塔、箭塔、瞭望塔组成,在冷兵器时代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唐宋时期,砖还没有广泛使用。明代制砖业规模较大,砖被普通百姓广泛使用。南京明城墙的主要建筑材料有城砖、条石、片石、木材、石灰等。据统计,保守估计南京明城墙用砖上亿块(有人说上亿块),每块砖的尺寸为40*20*10 cm。所以单块砖首尾相连,也能绕地球一圈。而且这些城砖大多有铭文,也叫“砖铭”。每块城砖上的砖刻从一个字或一个符号到几十个十字都有。如此巨量的砖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惊人的。同时,南京城墙刚修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称帝建立大明,所以南京城墙体现的部分内容也可以看出元末的影子。砖刻上的地名、官名和人名南京明城墙城砖的烧制主要由地方郡县、工部和军队完成。根据砖刻上的地名和官名,粗略统计其烧制地点涉及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的州、县等近200个地区。如砖刻中,扬州太守徐涛、泰兴县令徐涛、安庆太守王鼎被判王世连。除了地名和官名之外,还有一类名称,如“窑匠黄五福富东海(意为:乐如东海)”和“窖匠张”。“地窖主人”和“丈夫”属于那些负责生产城砖的人,而黄武和张行是名字。砖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名字,就是姓+号。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些是真名吗?那是一个真实的名字。以明太祖为例。朱元璋是他最广为人知的名字。他原名朱崇巴,朱元璋后来改名。他的父亲叫朱,他的祖父叫朱楚宜。别笑,我没开玩笑。如果你知道这类名字背后的历史,你可能会笑不出来。朱元璋生活在元末明初。元朝时,由少数民族统治。当时有“四级制”,* * *地位较低。所以没有* * *的职位一般不取名字,只靠排名之类的。所以砖上留下的工匠名字也有这样编号的名字。这些名称一方面反映了元末明初的历史文化,但在当时,这些名称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问责”。前面说了,这些城砖是政府官员异地烧制的,没有问题。一旦哪个部分的城砖出了问题,这些城砖上的名字就是证据,于是问责就会一层一层的进行下去。性质和秦始皇兵马俑上的名字一样。砖文中还有一种洪武元年的编年砖文,如下图。这在当时显然是一个禁忌。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的名字和用词是禁忌,命名、写文章、平时都要注意。比如康熙的名字叫叶璇,你本来想写“天地是黄轩”,结果只能写“天地是黄原”。但洪武元年,“元”字和朱元璋的名字碰撞,很可能会掉脑袋。而且明朝是推翻元朝后才建立的政权。一般来说,新一代的统治王朝也会避开上一个王朝的称号。因此,按照当时的规定,“洪武元年”应写成“洪武宣年”,用紫萱一词代替紫苑。但是没有发现这么明显的遗漏,说明元末明初的朱元璋时期,并不是很在意名字的禁忌。或者说,这种砖当时只是漏网之鱼。砖雕反映的烧砖盛况,指的是砖雕中的地名、官名、人名,但也有寺庙名称,如“天街寺”。天街寺是明代三大寺庙之一。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寺庙也要参与城砖烧制吗?”“应天府提官成...总的来说不止有一个贾,第一个叫天街寺的,还有小贾制砖匠尹天俊,还有尹天俊,天街寺的窑匠”。有“天街寺”的砖拓片没错。这也体现了当时烧砖一定程度的平等。众所周知,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自然对和尚心存感激。朱元璋确实给了庙里的和尚一定的好处,比如给地,免役。但是,说到烧制城砖,似乎人人平等。按照当时的规定:当你拥有一片田地的时候,你就得做丈夫,做仆人。当时朱元璋给了天街寺一块105公顷的田地,所以天街寺准备派105名僧人参与烧制城砖。这可苦了天街寺的和尚们了。和尚平时吃素,平日也会做一些拜佛的活动。他们怎么能做这样的苦力?于是,1383年,天街寺主持杭春带领众僧进宫见朱元璋,提出要把自己给的田地还给朝廷。朱元璋在几个问答中看出了原因,于是马上下旨,天街寺的和尚们不用再烧城砖了。让寺里的和尚全身心投入烧砖,其实也反映了当时烧砖的盛况。据统计,当时参与烧砖的官员有数千人,士官至少有20万人。另外,1.370-1.384期间,两次招录人数达到90万。几乎可以称之为“全民烧砖”。同时,朱元璋时期修建的城墙还包括Xi安城墙,修建于1370,完成于1378。这期间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有人说,朱元璋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九字箴言,即“筑墙高,积粮广,称王慢。”南京明城墙无疑是“筑墙高”的具体体现,同时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价值、观赏价值也十分珍贵。大量的城砖上的砖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