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和“沙龙”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狂欢节是早在欧洲的传统节日。狂欢节是欧美狂欢节的前身,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

嘉年华是英语单词Carnival的中文音译。这个美丽的中文名来自《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40天不给他食物。虽然耶稣很饿,但他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里在旷野禁食,信徒们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作为禁食和忏悔的日子。在这40天里,人们不能吃肉,他们的生活是庄严而沉闷的。因此,在斋戒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人们会举行宴会、舞会和游行来纵情欢乐,狂欢节原本是“告别肉食”的意思。现在,没有多少人坚持四旬斋等规章制度,但传统的狂欢节活动被保留下来,成为人们的一个重要节日。

嘉年华是香港人对嘉年华的意译,在香港的文化中已经本土化,形成了“嘉年华”。

英语Carnival的原译名是“嘉年华”,Carnival的发音在中文中很难恰当表达,所以用“嘉年华”的意译,更直观易懂。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香港人把它翻译成“嘉年华”。这部译作是通晓外语和汉语的知识分子的杰作,具有音义兼备的双关之美。可惜不能确切表达狂欢节的狂欢意义。《嘉年华》听起来看起来优雅文艺,与嘉年华热烈狂野的氛围不符。事实也是如此。在香港举办了很长时间的嘉年华,变得更加的温柔,和巴西的嘉年华有很大的不同。

“环球嘉年华”是一个环游世界的大型综合娱乐场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成功的广告营销策略,“环球嘉年华”早已成为知名品牌,其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甚至远高于娱乐设备。北京的一些商家,借着“环球嘉年华”登陆北京的机会,打着各种“嘉年华”牌,大赚了一笔,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聪明”。

沙龙,中文意思是客厅,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是上流社会名门望族和名人之间交流、联络和说服的中心。在沙龙文化的范围内,支配显赫权贵的不是权威人士,也不是富人、大思想家、大作家,而是一些女性。这些女性扮演了15世纪至19世纪欧洲沙龙文化的主角。在任何一个著名的沙龙里,它的名气都不是来自同时代的名人,也不需要多少贵族的支持。那是唯一不能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一个杰出的女主人。因此,在许多沙龙中,一个著名的沙龙往往有一个非常好的女主人,如公爵或伯爵的妻子,这是一种惯例。而成功举办一场沙龙,可以为他们赢得社会赞誉,揭示许多上流社会的人物,他们甚至可以主导一个时代的氛围。

-

“沙龙”是法语单词Salon的音译,原意是指法国精英阶层住所内的豪华接待室。从17世纪开始,巴黎的名人(大多是著名的女士)经常把客厅变成一个著名的社交场所。每个人都是剧作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们志趣相投,聚在一起,一边啜饮饮料,一边欣赏高雅的音乐,一边抱膝畅谈各种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后来人们把这种聚会称为“沙龙”,在欧美文化界流行开来,鼎盛时期是在19世纪。

正宗的“沙龙”有以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是傍晚(因为灯光往往能营造出朦胧浪漫的美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交谈和灵感);3.数量少,是个小圈子;4.自愿组合,三三两两,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沙龙通常有一个漂亮的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高雅;经常去沙龙的人都是名人。在欧洲的电影、小说、戏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气势磅礴或优雅精致的沙龙场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有一家著名的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经常被人提起的林·。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已传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