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的典故从何而来?需要详细说明

中国人常常把一个说话不认真,做事不认真,做事随便,出洋相的人叫做傻子或“250”。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来源:

首先,从战国时期的故事来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军事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盟对付同国之敌秦国,受到列强和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

当苏秦在齐国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时,他遇到了一个刺客。苏秦胸部被刺,当晚死亡。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刻下令抓住凶手。但是刺客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他能在哪里抓住他?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妙计,把蛇诱出洞来。他下令砍下苏秦的头,用鞭子抽打他的身体,使他的头上沾满了鲜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城门口,贴了一张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大奸细,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他,但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幸运的是,他做到了。

这个名单一出,就有人上钩了。有四个人来领赏,他们都坚称是苏秦杀了自己。于是士兵们“邀请”他们去见齐王。齐王看到他们四个,咬牙切齿。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问:“这1200金怎么分?”这四个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他们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回答说:“这个好办,1000 ÷ 4 = 250,每个250。”

齐王听了,还在兴高采烈地想着赏赐的事,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头!”这四个人成了替罪羊,被杀了。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已逃回秦国了。从此,民间就留下了250的说法,常用来形容傻子、傻逼以及被富贵色迷惑的人。

第二,来自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博取功名废寝忘食,刻苦学习,可是他这辈子从来没有中过奖,甚至没有儿子。到了晚年,这位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反而对儿子很满意,还加了两个天赋。秀才回忆起自己一生的成败,不禁感慨万千,于是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读书,生活其乐融融。一天,学者告诉他的妻子,“我要去市场。你在家督促二儿子写作。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后,问他二儿子在家学习如何用功。老太太回答:“我写了,但是不够,还绰绰有余。两个人都是250!”

第三,来自于推排九。

牌九是一种赌博工具,由两张牌组成,分别是“板儿”(四分)和“吴耀”(六分)。这两张牌合在一起构成十分,在推牌九的赌博活动中称为“射十”。它是排九里最小的点,任何人都比它大。它不能“吃”任何牌,所以后来人们用“板儿吴”(和的简称)这个词来指代那些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管不了的人。时间长了,我就把“两板五”叫做“二百五”。在香港,它也被习惯地称为“二五仔”。

第四,起源于街机游戏。

街机游戏(Arcade game)在90年代风靡一时的“街霸”(street fighter),来源于90年代一款名为“街霸”的街机游戏,“250”一词也在当时流传。这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血打另一方时,系统会显示一个英文完成式。因为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制造的游戏,日本人配音),发音很像“250”,所以流传开来。时至今日,在格斗街机游戏(如《拳皇》)中,完美仍被称为“250”,这个名字已经被90年代玩过街机的朋友所熟知。至于为什么“250”现在的意思是傻子,那就不是初衷了!

另外,第四点中,25岁在香港的意思是“汉奸、背叛”,与250无关。

可以参考:/question/45139150 . html。

动词 (verb的缩写)其他声明

某中学语文书上说,古代人用银分两部分。一般来说,520是一个整数单位,用纸包着。当时520是“一封”,252是“半封”银。因为与“半疯”谐音,后来人们称疯子为“250”。

从前,有一个傻瓜,他的家庭已经没落了。有一天,他去卖一件传家宝,宝上写着“卖了258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跟他讨价还价,他要就给250两,就卖了250两黄金。很多人嘲笑他少了8两黄金,是个傻逼。从此,人们把糊涂的人称为250。

在现代,据说有人学歌星伍佰的歌,但根本学不会。也有人说他顶多半百。

山东滕州方言中的“半熟”是“250”的意思。在这里,愚人或做事不认真、漫不经心、喜欢出丑的人被称为“半熟”(读作“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