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的由来?

从65438到0989,陶华碧成了“卖米豆腐(一种便宜的凉粉)的店主”。因为她很踏实,经常让贫困生免费吃饭。其中一个穷学生非常感激陶华碧,叫她“干妈”,每次都远远地喊“干妈”。久而久之,附近的店主和学生都称陶华碧为“老干妈”。

陶卖凉粉的时候,经常是蘸着辣酱卖。起初,陶华碧并不认为辣酱是可以买卖的商品。起初,陶华碧只是出售和赠送,但很快就“无法忍受”了,因为来买辣酱的人太多了。

后来有人给陶出了个主意:你这么会做辣酱,为什么还要卖凉粉?就卖辣酱!陶华碧觉得有道理,于是调整了产品结构,主要卖辣酱,凉粉成了配套产品。然而,她的辣酱仍然供不应求。不仅老板们排队等货,一些客人也是沮丧地来到这里。

后来有人吃不上辣酱了。于是,在市场的要求下,1996年8月,陶华碧向村委会借了两栋房子,开办了一家辣酱加工厂。商标名是“老干妈”。

扩展数据:

老干妈品牌的创意背景

20岁时,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勘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在丈夫重病期间,陶华碧去了南方工作。她吃不惯外面的食物,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来做辣椒酱和拌饭。经过不断的勾兑,她做出了“好吃”的辣椒酱,也就是老干妈现在还在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的陶华碧开始在晚上做米豆腐(桂阳最常见的廉价凉粉),白天用背包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制作米豆腐的原料最近在5公里外的油榨街就有了。

每次需要买原料的时候,她都背着双肩包,赶最早的公交车去油榨街买。因为当时车少人多,背包又占地方,司机经常不让她上车,所以她大部分时间都要步行到油榨街。买完材料,她拎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走回龙洞堡。

南明老干妈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从初创时期的两室一厅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厂区一公里,员工2000多人,年营收45亿元的龙头企业。

百度百科-老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