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射洪县余姓人氏的来源,求解答,越详细越好
中华民族(中国)幅员辽阔,历史久远,姓氏、族群和人口众多,流动迁移,族谱不全,以及其他多种和负杂的原因,致使中国人(chinese)“不知祖宗”,“忘记祖宗”,甚至“不知自己”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
中国人(chinese)有着“寻根问祖”的传统和习惯,尤其是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以及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国内或是海外的中国人(chinese)“寻根问祖”的现象和事例日益普遍。
最近几年,在网络上常常可以看到广西桂平和恭城一带的余姓人氏谈及两个话题:一是关于他们的“根源”,即所谓余氏“三芳”(或“四芳”)问题;二是关于“福建话”(闽南语)的“方言岛”问题。而且发现,关于“三芳”(或“四芳”)的表述有不太一致的地方。
我姓余,在广东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粗石乡玉兰村土生土长,是余芳祐公第14代裔孙。在这里,我想把我的所听所闻和所知的一些有关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描述。
在明朝嘉靖和万历年间,同胞兄弟余芳祐、余芳选、余芳庭三个,以及堂兄弟余芳远等四人,即所谓“三芳”(或“四芳”),自福建漳浦县五凤里蒹葭村柑板桥(里、村今已无从考究)长途跋涉,碾转来到粤西,逆西江而上,到达了罗定州南江河畔的“连滩地区(东坝西坝)”,“三芳”落脚于广东东安县(后改云浮县)东坝粗石堡(今郁南县东坝镇粗石乡),而余芳远则落脚于东坝虎岩乡长洲村,繁衍生息,至今已超过400年。同时,由于“四芳”多个兄弟大族迁粤,以及长期的发展,如今“连滩”的东坝、西坝地区各姓氏中的余姓人口是最多的。
同时或随后而来的漳浦县同乡还有张、林、黄、刘、谢、陈、蔡、郑、曾、柳、冯、杨、温、吴等诸多姓氏,分别落脚于南江河连滩镇下游盆地两岸的东坝(隶属东安县)和西坝(西河,隶属西宁县)各处。他们同时操讲着“福建话”(闽南漳浦语)。随着人口的发展和增加,各姓氏的后代在明末清初又先后向近处周边和远处广西桂平、恭城等地,广东的新兴、韶关等地,以及其他地方,甚至海外,迁移落籍和发展。
其实,“连滩”是个统称。连滩镇是南江河下游的一大历史名镇,建制较早,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在当地又最有名气,所以外迁和外出远处的人们往往喜欢称自己是“来自连滩’”。那帮“漳浦县人”只住在连滩盆地的下游部分一河两岸,即东坝和西坝的大部分地域。西坝(西河)在连滩镇,属西宁县(后改郁南县);东坝隶属东安县(后改云浮县,云安县),1960年代初改属郁南县。如今,郁南县和云安县均属云浮市管辖。
下面,介绍一下余芳祐公一族的谱系概况。
余芳祐公作为由福建漳浦入粤东安的“四芳”之一的始祖,芳祐生子昆安,昆安生二子:省怀、拔衷,从此分支。如今留住郁南县东坝镇原落籍地的芳祐公后代,省怀公分支的分别住在粗石乡的田心、福宁、楼仔、坑仔口、洲仔、玉兰(大坑边),以及虎岩乡长洲(下塘)等村、点;拔衷公分支的后代,住在粗石乡的玉兰村(门口屋、后门坑、石仔滩)和洲仔村,人数也比较少;估计,总***有2000多人。
省怀公之后,四世祖简士公生二子:乾符、志符,又进一步分支;如今,留住粗石乡玉兰村(大坑边)的大部分是志符公的后代(大坑边还有小部分余姓是原山塘村属于余芳远公的后代)。
根据最近20多年来回乡“寻根问祖”和祭拜祖祠、祖坟等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广西桂平(尤其是江口镇)、平南一带的部分村、点的余姓人,多半会是芳祐--省怀--志符公分支的后代;恭城、荔浦、平乐一带的部分村、点的余姓人,多半会是芳祐---拔衷公分支的后代。
至于余芳祐公的族系家谱,当年先祖曾暂排定过:“芳昆省士符元泮,昌奏祥图必建年,永振家声崇祖训,文章华国庆传宗”。。。。。。然而,至今仍然坚持按照这个谱系起名的,只有留住东坝粗石乡楼仔村的余氏后代了。其他的族系分支,都发生了各种变化,显得比较混乱,特别是还有族谱中同字(谱)而不同代(辈)现象。先辈或后辈又没有人去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收集、整理和建立完善的族谱档案,后人就很难“顺藤摸瓜”去“寻根问祖”了。因此,造成很多“离乡别井”多年的余姓人根本无从可知本家庭是在何时和来自哪里?属于哪个祖宗和分支?自己是第几代?遇着远近的同族人,有时候彼此不知道辈分,“没大没小”,只能互相“称兄(姐)道弟(妹)”罢了。更有甚者,还有回乡祭祖时“认错宗、入错祠、拜错山(坟)”的现象发生。
另一个话题,就是有关“福建话”(闽南漳浦语)问题。
从福建漳浦县迁入今广东郁南县连滩地区南江河两岸东坝和西坝一带的10多个姓氏族人,原来都讲(当地人称为“坝话”)“福建话”(闽南漳浦语),形成了一个“方言岛”。连滩地区的土著瑶、苗等族住民,先前就被赶走了,周围村落的住民绝大部分都讲当地的粤语(白话)。由于长期***同生活在同一地区,“福建佬”们无一地都学会了讲粤语(白话),而讲“白话”的当地人却因为“福建话”难听难懂难讲,却没有入去学,除非是过门的媳妇。
顺便讲一下,粤语(白话)的扩张性和渗透性是很强的。因为讲粤语的人,不管各自带着不同的土语方言,互相交流时彼此往往都能以一种口音较为标准的粤语进行对话。这是区别于其他某些方言的明显特点。
“福建话”长期受到粤语(白话)的包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如:上学讲粤语(白话);交通改善,外出的人员增多;流动频繁,交往增多;娶入“白话媳妇”的家庭增多;等等。实际上,到了清朝初年,连滩地区的“福建佬”已经难以组成双亲都是讲“福建话”的家庭。东坝粗石乡的田心、福宁等村、点,在1920年代就基本不讲“福建话”了。1970年代东坝还有几个“福粤双语村”,如今就只有个别村落中60多岁的老年人有时候讲一讲“福建话”了。我父母都讲一口“福建话”,相互之间从不讲一句粤语(白话)。我会讲“福建话”,但是兄弟姐妹六个却一直只讲粤语(白话),平时父母对我们讲话,多数是讲福建话,有时也讲粤语(白话)。
连滩地区(东坝、西坝)的“福建话”渐离渐远,慢慢让位于粤语(白话),这个“福建话方言岛”维持了400多年以后,现在已经近乎消失了。
同时,由于入乡随俗和长期演变,融入了一些当地粤语(白话)的口音、词汇以及表达方式,与原来的那口闽南语以及现在的漳浦县话口语,已经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我曾经因出差而几次到过福建的厦、漳、泉地区,与当地人交谈时,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广西(区)桂平、恭城等地,现在仍然保留着较多的“福建话”(闽南漳浦语)方言岛。但是,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由于融入了当地“白话”和其他方言,与粤西原祖地(连滩地区的东坝、西坝)以及闽南远祖地(漳浦县五凤里蒹葭村)的口音、词汇和表达方式等的明显差异;二是,“福建佬”们运用“福建话”的普遍性和强度减弱,传承困难,渐离渐远,“福建话”在一些村落甚至已经消失了。
我详细阅读过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汉语文字学硕士研究生郑宇发表的论文《桂平闽语研究》,觉得他写得详尽准确和反映了实情。从每年桂平等地的余姓派回连滩东坝粗石乡祭祖的代表们的反映,以及互相交流的情况,可以充分证实。
历史证明,古今中外,人口流动,族群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可能长期传承与保留;然而,由于受到“外语”的包围和冲击,方言岛却很难长久传承和保留下去,迟早会逐渐消失。
余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2、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有余氏。3、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如云南镇雄县余姓,原复姓铁木,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 ……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见《余氏总谱》),另僳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