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湖路站的沧桑百年·世纪老站·让湖路

建于1900年,开站于1960年,距离哈尔滨站170公里,距离满洲里站765公里,隶属哈尔滨铁路局大庆车务段管辖的一等客货站。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整车一级氧化剂发到。

让湖路站作为大庆的铁路交通枢纽,滨洲铁路与通让铁路在此交汇。 1903年,俄国建成了滨洲线(中东铁路),在这条铁路73公里处,有个“2号小站”。谁也不曾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2号小站”,最后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让湖路站。

“2号小站”的名字是因何而定的呢?为什么只有一个数字代号?据悉,“2号小站”并非官方(铁路局)称谓,而是铁路沿线地方的人隔开大站,依次分段,每个段用1、2、3等数字来代称,排到此处,正好是第“2”位,此地就成了“2号小站”。当时的“2号小站”没有房舍和养路工人。

让湖路站因油而生

1960年,石油大会战轰轰烈烈打响,各方支援的大军和物资都向大庆运来,萨尔图(大庆)站超负荷运转,货物积压严重。而此时,让胡路地区的西油库外运也很吃力,为了服务于油田,先后在让胡路地区和龙凤地区兴建了火车站。

让湖路站通的第一辆列车送来的是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调遣的支援大庆的石油工人。让湖路站的兴建,缓解了萨尔图(大庆)站的压力,为石油外运多增加了一条线路。

让通线因势开通

自兴建让湖路站后,当时的会战指挥部就意识到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石油如何直接运到通辽?万一发生战争,如何保证石油不积压在大庆?

虽然兴建车站之初就有开设让通线的原型,但当时开通让通线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6年之后,大庆油田全面开发取得成功,齐齐哈尔铁路局第三分局开始铺设让通线。

让湖路站成为“小枢纽”

让通线的开通,使让湖路站成为中转车流的集结站,既是编组站,又是客货运输站。它不但减轻了滨洲铁路火车周转的负荷,还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耗损。

如大庆至通辽,以萨尔图(大庆)站为起点,先北上齐齐哈尔,再直取四平,最后到达辽宁。北上又南下,曲折迂回,走了不少弯路。让通线开通后,以让湖路站为起点,过白城,便可到通辽,直线运输,免去了不少周折,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当时,东北的军用物资也是在让湖路站停靠、添加水和食物的。那些军用列车没有车号,开往哪里连工作人员都不清楚,一切都是保密的。

城建带出民工专列

上世线70年代末,大庆的城建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中,从江苏来的建筑工人最多,每逢年末或开春,有上万名工人要探亲要打工。

当时的工程队有大有小,人多的可订购团体票,零星的散客要提前预订,但他们都是在一趟列车内,这是大庆为他们开的专列。上行是144,下行是143。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名与火车站名的“湖”字有三点水之别,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给胡子让道;也有人说,通过铁路的湖泊呈“∞”形;还有人说,铁路不可能横穿湖泊。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1974年,大庆革委会向省革委会申请成立“萨尔图区”、“龙凤区”、“让湖路区”,批件回复后,“让湖路区”变成了“让胡路区”。当时,大庆革委会领导说:“少了三点水,关系也不大,还是按省革委会的意思办吧!

根据1985年出版的《大庆市志》记载,1918年,来自山东的垦荒户杨荣发现家附近的泡子很象关里家的轧葫芦,就把这个泡子称为“轧葫芦泡”。因音近,也称为“哑葫芦泡”,后来又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屯子——哑葫芦屯,再后来,中东铁路又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哑葫芦工区”。

1947 年,泰康中心站在这里组建铁路工作。当时的让胡路火车站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为要建铁路工区,当然要给火车站起个正式的名字。因为当时轧葫芦泡屯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大村子,当地人已经习惯性地用亚葫芦泛指这一带了。因此在给火车站起名字时,就挪用了“轧葫芦”三个字,但当时究竟写作“轧葫芦”、“芽葫芦”,还是“亚葫芦”,却无从知道了。1954 年火车站在刻公章时,据说因笔划太多亦或是嫌这个名字不好听,就改名为“让湖路”了。曾任让区区长的李生泰老人证实,当初在成立让胡路区时,要向国家民政部报批。当时,他们报的地名是和火车站一样的“让湖路”,可是,不知为什么国家批复的却是“让胡路”,于是,这个名字就沿用至今。就这样,当年的“轧葫芦”阴差阳错的演变成了今天的“让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