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车受挫后,中兴转向汽车电子的供应。
单从时间上来看,中兴似乎是科技巨头中起步较晚的汽车厂商,华为也喊出了“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口号;苹果、百度、富士康等科技公司已经成为跨界造车阵营的一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兴并不是汽车行业的“新兵”。早在2012,中兴就开始了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从动力电池到充电技术再到自己造车,中兴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赶上高端智能手机发展浪潮的中兴,似乎更坚定地投身于汽车“新四化”事业。
回顾中兴十年来的造车计划,远非一帆风顺。2016年,中兴通讯通过收购珠海广通客车正式进入整车领域,并自信地表示“五年内力争商用车市场前五。”然而现实很骨感。随着智慧城市进程的加快,成熟的商用车企业也在智能化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布局。现在,五年的时限已经过去了。不管中兴是否计划重启“亲自”造车,定位华为这样的车企一流供应商似乎是最稳妥的选择。
01商用车跨界制造停止。
公开资料显示,中兴通讯前董事长侯为贵多年前曾数次表示,中兴通讯将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侯为贵也曾率团考察可以合作的汽车工厂。
2014年,中兴通讯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去年底更名为“中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服务商,提供专业的充电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研发。2016年底,中兴通讯公开表示,已于2016年7月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通客车),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收购完成后,中兴通讯子公司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成立,同时获得进入汽车市场的资格和传统造车技术。
同年5438年6月+2月,公开资料显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和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中标深圳西部客车项目,将为深圳西部客车有限公司提供204辆8米纯电动客车和智能充电基础配套服务,当时该项目的投标方包括深圳商用车公司五洲龙和计划在深圳投资建厂的南京金龙。刚刚成立的中兴拿下100架大单,似乎是造车的一个好的开始。但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中兴后续的国内订单几乎没有走出过珠三角地区。
虽然客车订单多来自政府和企业,倾向于保护本土品牌,但中兴并不是深圳唯一的商用车企业,比亚迪、五洲龙、凯沃汽车(南京金龙母公司)也是跨界车企。即使在广通客车的大本营珠海,也有董明珠投资的银隆客车。从国内市场的销量和规模来看,中兴与头部商用车企业相差甚远。因此,中兴从未停止开拓海外市场。
在国际市场,中兴通讯市场总监姚权在2019年底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生产的双层巴士占香港的60%。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双层客车是中兴通讯即广通客车与英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ADL合作生产的,采用的是代加工模式。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客车市场,中兴都只占据“小众”市场份额。
事实上,在经济环境和补贴衰退的影响下,国内客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压力加剧。相对于乘用车,乘用车领域的技术和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切入整车领域相对困难,但中兴的发展道路并不像之前规划的“五强”那样一帆风顺。
02无线充电技术存疑
除了进军整车制造,中兴在汽车领域最重要的布局之一就是无线充电技术。早在2012年,中兴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并于2014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是一种非接触式充电方式。电力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没有接触,在空气中进行充电。目前无线充电已经在手机、耳机等低功耗领域开始商用。中兴、华为、SAIC荣威、比亚迪、BAIC新能源等设备供应商和整车厂商都有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支持无线充电的量产车型。原因是无线充电技术还有很多“硬伤”。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超曾在2019百人会上演讲。“汽车要从智能网联发展到自动驾驶、自动泊车,最终肯定需要一种自动充电技术。因为,包括最后一公里的停车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都是一个闭环,需要自动化充电技术来解决整个智能网联汽车的无人化运营。”
无线充电确实省去了现在充电过程中‘拔枪’的动作,但是为了省掉这一步,车企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有充电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指出,无线充电之所以没有广泛使用,是因为成本高于充电桩方案,同时也存在充电过程损耗、充电效率低等问题。此外,无线充电需要车辆与线圈精确对准,这会影响一些车技不好的用户的体验。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这项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而且大众对无线充电的电磁辐射始终心存疑虑,降低了普通用户参与和使用的积极性。
胡超也承认,目前无线充电更适合商用车。梳理中兴无线充电合作项目也可以发现,基本都是与新能源客车厂商的合作。即使未来不确定,中兴仍在坚持无线充电技术的投入。今年2月,中兴通讯关于“一种无线充电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的专利信息被授权公开。统计显示,中兴通讯的5000多项专利中,有24项与汽车相关,最早申请日出现在2013。与汽车相关的专利主要涉及无线充电、车联网、车位状态检测、车辆行驶路线分析等。
03 Tier1比直接造车更“靠谱”。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和5G时代的到来,在5G和车联网领域拥有优势的中兴通讯似乎意识到,做Tier1(一级供应商)比直接造车更“靠谱”,而华为这位朋友就是最好的参考。
一些专业分析师指出,到2040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2381亿元;到2025年,国内车联网普及率将从2020年的24%提升至65%。而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将成为汽车电子最大的蓝海市场。
正因如此,智能汽车的赛道不仅仅是车企之间的竞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界者。而且科技巨头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可以将成熟的技术延伸到智能汽车领域,尤其是5G技术、车载传感器、自动驾驶、芯片等方向。
在车联网领域,中兴通讯与多家车企合作。目前,中兴通讯为吉利汽车提供预装无线通信模块等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支持整车FOTA和OTA。2019,中兴通讯与奇瑞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 *研究基于5G的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同时,由中兴通讯一级子公司英博超算(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博超算)与奇瑞新能源合资成立的安徽戚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据了解,英博超算的前身是中兴通讯汽车电子产品线(事业部)。2018 12,英博超算从中兴通讯分拆独立,成立英博超算(南京)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奇瑞新能源与英博超算联合发布奇瑞小蚁智能驾驶版,搭载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其智能驾驶系统来自英博超算。此外,去年9月上市的奇瑞纯电动SUV大蚂蚁,搭载了地平线和英博超算研发的车载芯片。
无论是造车还是做Tier1,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在寻找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突破口,觊觎这个估值万亿的蓝海市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诚然,科技水平和软硬件服务能力是华为、中兴这样的跨界者的强项。但中兴在商用车领域的跌宕起伏,已经说明造车不易。像华为这种友商,也是赋能传统车企而不是自己造车的稳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