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春节饮食文化

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的谐音是年高,是我国南北许多地区过春节的应节食品,有祈祝五谷登丰、年高长寿、一年胜似一年之意。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武、强盛国势。阖闾又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示自己的功德。城垣建成后,吴王整天欢宴,不问国事。也不听伍子胥劝谏。这时伍子心决心以死相谏,临上朝前他对家人说,如我有什么不测,以后你们遇上兵荒马乱时可在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即可得食。后来伍子胥力谏遭弃并被赐以自刎。伍子胥自刎后,吴国为越国所灭,从此战事不断,阖闾大城内饥饿断食。伍子胥家人想起了他的遗嘱,就与众人前往相门拆墙挖地,发现砌墙的城砖竟是用糯米粉做的。而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年糕来供奉伍子胥。

年糕式样:方块状黄、白年糕,象征黄金和白银;也有条状的宁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银条;都是以形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分类:北方年糕以甜为主。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内蒙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南方年糕甜咸兼备;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梗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片炒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则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再加上玫瑰、桂花、薄荷和素蓉等配料。其中广东的萝卜糕、芋头糕,制作与众不同:先将萝卜或芋头切碎,混合炒香的腊肉、虾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团后蒸成。年糕不仅便于储存和食用,在吃法上亦可多种多样。蒸、煮、炒、煨、煎、炸、烤、烩,风味迥异,各具特色。

注意:年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黍子面,热量高,是增加体力和耐力的食物。但由于年糕中淀粉糊化后,粘度较大,过量食之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帮年老幼小与体弱者不宜多吃

馓子与麻花

馓子与麻花起源:春秋战国时期介子推有恩于晋文公,但又不愿接受晋文公的恩典,便和其母亲躲藏在山中,最后被只想逼其现身的晋文公火焚而亡。悲痛的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把介之推殉难日定为食天,这一天不许动烟火做饭。这就是寒食节,于是馓子、麻花这种日久不失美味,易储好吃的食品就应运而生了。最后竟演变成了春节食品了。

馓子(茶馓)

1、高筋面粉、温水、盐、猪油(“牧洋牌”香猪油可以使馓子制品酥脆)调制成面团。

2、松驰后将面团先搓成大条,再搓成细条,浸在麻油里约半小时,拉成细条绕在手上。

3、烧好的细条用两根长筷穿上,放入油锅内摆动几个,然后将两只筷子交错置在一起使面条错成扇形,抽出筷子,炸至金黄色时起锅即成。

麻花

1、将老面用清水搅溶,放入面粉内搅拌均匀,制成发面、酥面(面粉与“永胜牌”精制牛油搅拌成酥面)卤糖水(卤粉、白砂糖和清水煮溶成卤糖水,冷却后待用)调制成光滑面团。

2、稍稍松驰,将每份面团整形成六条,再加三条夹心面团(青梅、核桃仁、青丝、红丝糖、桂花和卤水搅拌成团),用手折、拧成长扁圆形麻花生坯。

3、入锅油炸至呈棕红色 ,捞放沥油。

糖脆麻花

主料:面粉500

畏料

白矾8 碱面4 饴

万家团圆吃饺子

饺子起源:据说医圣张仲景做官告老还乡时,正值酷寒严冬,当他看见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于是舍药为乡亲们冶冻伤,他的药方是“祛寒娇耳汤”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发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乞药的人每人可得一大碗汤、两个妖耳。大家吃了祛寒娇耳汤后,觉得浑身温暖,两耳发热,乡亲们的冻耳被治好了。后来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慢慢流传民间,为了纪念他的恩德,人们每到冬至,人们都要包娇耳吃,娇耳又称饺儿,也就是我们今天吃的水饺,因为传说冬至吃水饺耳朵不会冻伤,所以饺子成为冬至的食品,随着历史的变迁,饺子的角色也在历史般的转化,成为春节的主要食品,这时吃饺子已是合家团圆、美满幸福的向征了。

鲜虾金鱼饺

主料:精粉500克 辅料:鲜虾仁350克,肥肉膘100克,清香猪油50克 南荠50克 白酱油50克 熟火腿25克 葱花、姜末各适量,胡椒粉、精盐、味精、香油、料酒各少许。

制法:

1、将虾仁、肥肉膘、南荠分别切成豆粒丁,用食盐、白酱油、葱花、姜末、胡椒粉、料酒、香油、味精拌匀成馅。

2、锅上火加入清水750克和少许精盐及永胜牌“餐饮牛油”烧开,再将过筛的面粉倒入锅内,搅均匀倒在案板上揉光,即成皮面。

3、揪成30个剂子制成饺皮,把馅包上,捏成三角形(其中一棱边较长)将两条短边卷回成鱼形,另一边按扁捏推成花边,呈金鱼尾巴形状,再把火腿剁成末,撒在两个金鱼眼孔上。上笼蒸7-8分钟。

成品特点:形似金鱼,虾仁味浓,鲜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