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头到脚说健康》笔记04
头部经脉循行
一、头部
1、督脉。督脉位于人体后部的正中线,它是人体阳气最足的一条气脉。
督脉上行于头顶的百会穴下至会阴。
百会穴是人体督脉、肝经、膀胱经相合的穴位,是人体的一个诸阳之会,人体所有的阳气全都汇聚在这里。
2、膀胱经。膀胱经起于“睛明穴”,它偏于人体正中线的督脉一点。
3、胆经。胆经又偏于膀胱经一点,偏头痛属于胆经的问题。
二、前额
前额,从眉棱骨走下来的是胃经。前额疼是胃经的病,属于湿气过重引起的病。
最严重的头痛是“巅顶痛”,就是百会穴这里疼,这跟肝血大虚有关,也跟纵欲过度有关。后脑疼痛属于阳虚。
三、脑
脑为奇恒之府
中医里把脑叫做奇恒之府。古语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脊髓是先天的,而大脑是后天的,所以有“脑为髓之海”说法。
道教把人的大脑分为九宫,正中间的叫做“泥丸夫人”。既然起名字叫“夫人”,就是认为脑是阴性的,而《黄帝内经》却认为“脑为诸阳之会”,脑部是所有阳经都汇聚的地方,所以脑为阳。这是中医和道教在认识大脑上的一个不同之处。
四、入脑的经脉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里讲,五脏六腑之精气,随眼系入于脑。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是我们五脏六腑神明的外现,是脑力最外散的一个部分。
入脑的经脉***有六条。
第一条为督脉。督脉入于髓海,就是入于脑。
第二条是膀胱经,它从巅顶入络脑,膀胱经主阳气,现在有很多人得健忘症,其实健忘症就是阳气虚弱的病,阳气不能随膀胱经入脑,导致人经常丢三落四的忘事情。
在我们人体当中,脑、心、肾这三脏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缺血的,上脑主血的经脉是肝经。肝主藏血,它交巅顶,入络脑。
奇经八脉中的阳、阴都是入后脑的,后脑主我们人的运动协调性。(我不太理解何谓奇经八脉中的阴阳。)
胃经也入脑。我们吃的营养物质要通过胃经上输于心、肺,同时也要上输于脑。胃经也是循目系入络脑。这也是我们饿得发慌时,头脑就会不清楚的原因。
五、脑部的保养
了解了入脑的经脉,让我们明白要想养护好我们的大脑,就要好好吃饭,好好养血,好好养阳气,这样就会精力充沛,思维敏锐。
道教有一个三丹田学说。道家认为脑部为上丹田,是精髓的聚集处;心为中丹田,是神能的聚集处;少腹(小腹)为下丹田,是精气的聚集处,是可以生发出精、气、神的地方。精是生于下丹田,气是生于中丹田,神是生于上丹田;而中丹田还是精、气、神三个能量转换之所。
道教养生术认为真正的长寿是“长生久视”,就是眼睛要特别的好,头脑特别清楚。道教养脑的方法就是练静坐,通过练习静坐,让心神安定。
静坐时,最好双手合十在胸前,掌根正对膻中穴一拳距离,掌尖向外倾斜30度,两眼低垂敛神,这样做收心、静心很有效果。
锻炼大脑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手的灵活性。练习书法、绘画、弹琴、打算盘,老人手里玩的核桃等,都是通过锻炼手来达到锻炼脑的目的。经常将两只手的指尖相互碰撞,也是锻炼大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且简单易做,时时都可以练习。
另外,吃饭要吃八分饱,吃太多,油脂太多,对大脑不好;要好好睡觉,睡好觉才能真正地养脑;要经常让脑做运动,就是要勤思考,注意要动脑不动心,让心保持安静,这样对大脑非常有好处的。
总结:头部***有九条经络。头为诸阳之会,所有阳经都会上达头部。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这三条阳经均是从头部下行,经躯干至下肢足部。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三条经脉均从手指走向胸背再到头部。
任督二脉:督脉和任脉,均从少腹会阴起,任脉走前正中线,督脉走后正中线,均到头部。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从足起至头部咽喉,目系及巅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