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万物生而有服,犹有一束坤;可知道「万事俱备,只欠三才于根」的由来?
宋代易学家邵雍,据说著有《梅花易数》。它是以《易经》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经》中的“香雪”而成的一部占卜书。据说邵雍用的时候每卦必中,而且总是屡试不爽。根据先天八卦的数学理论,梅花的数量易变,即干一、换二、留三、摇四、失五、侃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占卜,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占卜方式。
好数字还是坏数字
数字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含义。即“数学属性”和“五行属性”。至于“吉凶数字”,则是由博大精深的《易舒眉化易书》分析,通过历史考证的结果得出的。
梅花容易数的原因
宋代易学大师邵康节在观赏梅花时,碰巧看到麻雀在梅树枝上争吵。经过推理,他预测明天晚上会有一个女人来摘折梅花,被花匠追了。那个女人惊慌失措,摔倒了,伤了膝盖。这个预测现象在一夜之间得到了准确的验证,于是邵康节在当时声名大噪,大家把这种预测方法命名为“梅花易数”。
梅花的用途很容易数
除了文字的解释,还有好运和厄运的趋势图。“梅花易数”可以产生声音、方位、时间、运动、地理、天气、人、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所有感知事物的相位差,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梅花变卦法
支数:子1,丑2,阴3,毛4,陈5,斯6,武7,卫8,申9,尤10,徐11,海12。
先天八卦号:干邑、堆儿、李三、真嗣、寻乌、刘戡、艮七、坤八。
取年支序数加太阴月数,加太阴日总数除以8,取余数为上卦。
然后将年月日总数加上占卜的时间序数之和除以8,取余数作为下一次占卜。
将年、月、日、时的总数除以6,取其余数为动态卦。动态的六芒星必须改变。如果是正卦,就会变成负卦。如果它是一个消极的六爻,它将成为一个积极的六爻。不固定的话,就是动爻所在的爻。
其实梅花易数有各种占卜方法。不一定要用时间来预测,也可以让别人报数字,或者写一个字,用这个字的笔画数来预测,或者听到某个声音,数几遍或者看到一组数字。这就是梅花易数预测方法的灵活性和高准确性。
-
一、《梅花亦舒》不是邵雍写的。
邵康节(付瑶),北宋著名道士,名为邵雍之作。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宋朝的历史。《宋史·邵雍传》记载:“年少时,以才为荣,慷慨欲为名。所以书读万物,始于学,即苦读,不感冒,夏不扇,夜不坐者数年。”后来周游列国,过江,过汾,过淮,过韩,过周,,过鲁,过宋,过郑,过了很长时间才回到河南老家。还师从* * * *城守李志财,受河图、洛书、伏羲六十四卦等意象的影响。“且学益老,又学益邵,以灵动之心,观天地之动,观阴阳之盛衰,远观古今之变,而飞离草木之性情,追求高深之学,而不惑之学,而不靠模仿与揣测。闫涛严的先天目的,在世界上写了十万多条言行,但知其道者,凤毛麟角。”“他写的书叫黄姬静诗,观内外事,玉桥问右,诗叫一川击土。”这是邵雍在这本传记中的学习和书籍的记录,没有邵雍写的《梅花易经》的文本。就是邵雍当时所说的“和为贵,与世为戏”,“万物皆以其声触之,故要以其动变之”的谣言,而《宋史》的作者也认为“当时之士,因其学问之高远而和为贵”,并明确断言“和非必然。”
《宋史·邵伯温传》记载了邵雍儿子的事迹,说他“学其父教,事出司马光等。”,和司马光等人成了再世好友。博文还谈到了邵雍的学问,说:“前人的先天之学,讲的是宇宙之不尽的自然。如果你相信它,你就可以忘记那些反复仇恨的人。”他的著作有《河南集》、《卢文建》、《黄》、《边飞》、《周易辨惑》、《黄《》和《观物内外》。这里,没有一个字是关于“梅花亦舒”的。
《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所见书籍9819册119972卷,其中经部《易经》213册1740卷,记载邵雍《黄史》12卷,记叙文2卷,观外之物6卷,悟内之物2卷。有“邵雍《余右》一卷,甲鱼三十五卷”,但没有所谓写的“梅花易数”。
不仅如此,我们还调查了宋代与邵雍同时期有密切交往的学者的相关史料和著述,如司马光、吕公著、程颢、程颐、张载、王安石等。,而从未谈及邵雍的《梅花易数》一书;即使《易经》被视为卜筮之书,南宋朱这位推崇邵雍先天易学的易学大师,却从未提及《梅花易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邵康节的《易经的梅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神话。
其次,我们来考察一下《梅花之变》这本书的内容。《梅花易经》第一卷把“玩”列在“占”之后,大概是告诉世人怎么占,怎么玩。但并没有讲具体的方法,而是直接用了一首诗来代替。《奏》云:
什么都配西装,还有一堆坤。知道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我愿意把三才收起来。
天分一中,人心中有经济。神仙也有两句话,真理只在人身上才是真的。
这首诗很像邵雍《寄让集》中的吟。《关彝吟》云:
一件事从来没有西装,西装革履就有一堆坤。知道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我愿意把三才收起来。
天道一分为二而中国分别使用,人在心中起着经济作用。天人二义,道理只在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梅花易数》的“玩法”是抄袭《关彝吟》的,但经过了改动。然而,这种改变并不微不足道,这使得原诗的意义变得无关紧要。这说明《梅花易数》的作者根本没看懂邵雍的诗,或者是别有用心。原诗说人心有天地之理,天人无分。天道变化的规律也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在《梅花易经》中,从“天人二意”到“神仙也有二言”的转变,从“体用”到“自然”的转变,完全抹杀了邵非易学中体现的体用不可分的基本原则和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使之沦为占卜的工具。与萧的易学思想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可能出自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