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边的同事都要取个英文名?
荔枝龙眼双胞胎
我国农村还有大量的家长。因为他们的文明程度有限,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会比较简短,容易记住。我听说过一个人叫“玉足”。每当我们做志愿者的时候,我们都下意识的低头看她的脚,看那双美丽的脚有多美。
还有一对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取名“荔枝”和“龙眼”。因为在他们眼里,荔枝和龙眼是一对,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名字和他们的儿子是绝配。
另外,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情侣。他们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后,还没决定取什么名字,就以“大姐”“小妹”相称。这个称呼就叫,夫妻俩说习惯了,为了爽就取这个名字吧。
取英文名和改中文名哪个更难?这个时代,我们总说:身体皮,受爸爸妈妈影响。名字就像五官,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我们想改变他们,我们必须被指控犯有各种奇异的罪行。这时候一个英文名似乎一举两得。
中文名和英文名在职场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除了名字本身好听不好听。香港教育学院语言学教授David C.S. Li曾说:用西方名字的中国人,其实是借用了西方的人际交往体系。西方的传播体系与中国不同,是儒家模式赋予的。
“中国传统的社交礼仪和规则不鼓励我们对不熟悉的人直呼其名。如果你要直呼我们人民的名字,总的目标只能是‘亲近他人’。”
李楚成解释说,在中华文明中,对人直呼其名不仅表示关系密切,而且往往有“上下级”之意,比如老师称呼学生,家长称呼孩子,上级称呼下级等等。
一个应届毕业生曾经说过,刚踏入这个社会的时候,他称呼身边的同事为“小+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因为他觉得在自己以往的经历中,名字前加一个“小”代表友善,直到有人对他说“像你这样称呼人是不礼貌的,一般只有领导称呼下属或者年长的人称呼年轻的人”。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使用外国名字无异于缓冲,称谓既不太正式,也不太接近,有效避免了中文称谓中可能隐含的上下关系。
李俶·程说,“这种‘借来的身份’在与新老朋友的交谈中非常有用,可以加快熟悉程度,尤其是对不同行业的人,从商业到公关,再到国际教育的传播,这是中国传统文明不鼓励的工作”。
在中国古代,称谓是很讲究的。常见的称谓有直称、专名、职衔、谥号、宅名、籍贯、郡观、官名、职衔、官地等。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称谓。题目不对,作品可大可小,看他们的运气了。
事实上,这种文明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当代。虽然我们不会因为一个错误的标题而丧命,但也会导致尴尬等不愉快的情况。
在职场上,国内最喜欢的称呼是:X,总经理Y,总监Z,尤其是大公司,职位很多,头衔也不一样。再加上姓氏的差异,记住一个人的称呼就更加优雅和困难。
自由平等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的,而英文名的使用就隐含了这样的需求,相当于借用了西方的交流文明,发明了一种更平等的没有从属关系的氛围。
换句话说,西方国家更开放,更圆滑,人与人相处不会有太多潜规则。在家里,我们会因为一个头衔而怕麻烦。这样的文明限制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或多或少带来了不安全感。
其实除了这些外在条件,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认同感。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微信在国外不能盛行?当时有网友说之前问过一个老外,老外回答:因为这是中文app。换个角度,除了在中国生活的人,你见过外国人取中国名字的吗?这其实隐含着一种文化认同感。
在大多数人眼里,英文名确实比较高大上,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听起来更时尚。至于那些把这理解为崇洋媚外的人,其实是因为还没有理解一个英文名里的感情。
中文名注册,是爸爸妈妈取的。都说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真实姓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取英文名来决定自己想要出现什么特征。这可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世界上处于巅峰,自然是全球化的产物。
取个英文名,你最完美的英文名。
其实也承载了我们的野心。名字就像一个标签。如果可以选择,我们都希望这个标签隐含着美好的承诺。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当他们选择去大城市打拼的时候,我们需要带去的不仅仅是一堆行李,还有一份与国际接轨的转型雄心。比起家乡的“二丫、狗蛋、翠花”,这种野心可能更多是在别人叫我们玛丽、迈克、艾琳娜的时候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