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广宗柳编、威县土布纺织技艺、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威县乱弹、邢台四股弦。

1、广宗柳编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技艺,广宗县柳编技艺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特点是用柳条编制成家用器具、工艺品等。柳条砍下后趁湿捋去皮,在阴凉处放置几天,具有柔韧性以后方能编制各种制品。柳编对湿度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地窑中完成制作。

2、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威县土布纺织工艺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主要是世代相传,其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无确切文字记录,由于土布纺织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受自给自足观念的影响,土布纺织通过家传,农民相互帮助借鉴,其技术广为普及。

3、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邢窑烧制技艺是河北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邢窑是中国著名的北方窑场,早在北朝时期,邢窑就开始烧制青瓷及少量白瓷。邢窑在汉族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时,它曾以烧制白瓷而闻名于世;尤其是细白瓷,代表了中国隋、唐两代白瓷的最高水平。

4、威县乱弹

乱弹戏始于明末,是一个很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在清河、威县一带。明末清初,随着南北通商贸易的繁荣,此曲系统的西调、西秦腔,伴之“秦优”的戏曲活动,传到枞阳、安庆等地,南北艺人合班,相互融合,产生了“梆子乱弹腔”。

5、邢台四股弦

四股弦是河北邢台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因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所以起名为“四股弦”。“四股弦”流行于冀南、豫北和鲁西北广大地区。由于它产生发展于邢台,从事“四股弦”艺术的艺人又多为邢台人,加之它的白口和唱腔都是邢台方言,所以,人们谓之“邢台四股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宗柳编百度百科-威县土布纺织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