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道”与“理学”的命名渊源
道家也叫理学。但是,理学的概念出现较晚。就我们所见,最早出现在南宋的文集里。《陆九渊集》有“唯本朝理学,远超汉唐,有师道。”(《与李生干》)张炜《南轩文集》说“士为名忘理,实令人担忧,却因此如惩他人于噎。”(送周子冲)道教为什么可以称为理学?为什么直到南宋才称之为理学?与陆九渊、张炜同时代的朱文集为什么没有出现“理学”这一概念?解决了这些问题,或许就能理清道家又被称为理学的原因。
“道”的概念是深刻而微妙的,只有“理”的概念可以比拟。所以《庄子·邢珊》说:“道也有理。”《非子解老》把“道”和“理”这两个字用在一起,互相训用。例如,它说,“修行人什么也做不成。”“顺从道,顺从理。”“道者,理者。”魏人张仪也说“理与道也”。因此,“道”和“理”意思相近,可以互相训练和替换。这是一个。
因为佛教有重视义理的传统,所以又叫“义理”或“理学”。如宗炳《论明佛学》说佛经“崇真理,感灵深”,慧远“崇贞节德,理学精妙”。唐道玄《归正篇》说,天竺之国是“民有所知而民心所向,学有所高。”当然,这里所谓的“理学”只是一个统称,并不是学院派的专有名词。道教信徒熟悉佛教文献。当他们想表现出强调义理的“道学”特征,或者刻意避免使用“道学”二字时,自然会用“理学”二字来代替。这是一个。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南宋时期,朱等道士自诩正统,招摇过市,引起了当时许多文人的不满和厌恶,羞于与之交往。陈亮曾批评道教徒搞宗派主义,说“我想我不是要闭眼,而是要三三两两地讲,我要跟你们讲同一个故事,我要站在画界,就像关一个坛,我要关一辈子的门……”(《陈》卷二十)说我“不闭眼,蒙眼之灵附于道教徒”(同上)。叶适也批评说:“道家之名,源于近代儒生。意思是:我从人间学不完,所以我一个人可以,所以云儿。”(《水心文集》卷二十七《答吴明甫》)陆九渊原本是个道士,但对道教中标榜的文风十分警惕。他曾告诫自己的学生:“此道是日常。可是最近学者大张旗鼓的要做一件事,名字太真实,让人觉得不公平。他们认为说道家的人会深感疲惫。这风越刮越大,你不应该害怕吗?”(《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也说:“世人对攻击道家学者,不能负全责。他们掩盖自己的狂妄,自设门户为敌,狂妄无知。自然是不公平的。平日里,他们并没有受到流行习俗的攻击,但被攻击的是那些念语录的人。程师南是最受攻击的道家,人或言以此为某一家。说:‘道家如鲁,无人可攻。’”(同上)这种互相攻讦的道学,在“清远禁学”前夕就出现了。俗话说,“世事难料”。道教中的人们避免用“道学”一词来表示各种思想,而用“理学”来代替,以示区别。朱是当时道教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自诩风格在朱子第一部中最为突出,因此也难逃被攻击的命运,无需改“理学”的称号。
以上是我对道家改名为理学的原因的推测。我期待找到直接的史料来证明或证伪这个结论。
大概,理学的概念最初只是用在“义理之学”的意义上。陆九渊说“本朝理学远胜汉唐”,但他并不认为理学是宋代独有的。随着理学的发展,理学的概念逐渐成为“人性与理之学”的省名,而不是泛指义理之学。明朝成祖的时候,胡光等人编的。
明代后期,道教分为理学和理学。按照黄宗羲的说法,理学与新儒家的区分,最早是邓元熙(字如己,号隐谷,1527-1592)作出的。黄宗羲指出:“宋朝是儒家,改头换面就不一样了。宋史设道一派加以区别,所以流行起来。道教有同有异。邓把分为两部分:理学和心理学(《南雷全集》前卷《留海昌序》)心学体系虽然早已形成,但最初称之为道家或理学,学者们只是以薛璐或王雪与朱成的理学相区分,并自邓元熙起以“心学”一词正式概括。就学术史而言,这个概念的界定是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道家、理学、心学都是历史上的称谓。用来表示特定的学术流派,并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