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会怎样看待粤曲?
1,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2,历史上,顺德人热爱粤剧曲艺蔚然成风,“南国红豆”牢固根植于顺德这片沃土上,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有着渊源的。
顺德邻近广州以及港澳,历来水陆交通便利,做“大戏”、唱曲艺等演艺交流很通畅,邑人无论出城或在家,观赏省港澳及四乡戏班的粤剧曲艺演出,都十分方便。广大群众经年累月耳濡目染深受熏陶,渐而形成了广泛的粤曲爱好者层面。
在语言方面,顺德话与广州话相差无几,沟通畅顺,极有助于邑人进行自身的粤剧艺术实践。作为业余生活自娱自乐的一种极佳方式,在近一个世纪的各个时期,顺德粤剧曲艺的业余团体有剧社、粤剧之家、“私伙局”……
顺德粤剧:名伶多多 星光灿烂
粤剧名伶数顺德,星光灿烂。顺德人勤于学,精于艺,入戏行人数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不断涌现。可以说,水乡沃土,代代出名伶,名伶创造了粤剧历史。
被推崇为广东梅芝芳、粤剧花旦王的乌洲人千里驹(男)是省港名班“人寿年”的领班人物。他热心培育的龙江薛觉先、桂洲马师曾和大良白驹荣等,后来都成为粤剧红伶,并晋身粤剧三大流派的高位;三十年代以后成名的有武打红星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均安人),是著名丑生,以演烂衫戏起名,他与名伶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并称“四大名丑生”;同时还有粤剧著名掌板师父罗家树(均安人,罗家宝父亲)、有坐纣王之称的红伶罗家权(罗家英父亲)、著名武生冯镜华(桂洲马江人)。继薛马之后有慈善伶王新马师曾(乐从人),独创虾腔的名伶罗家宝、香港红伶白雪仙(大良人)。影剧两楼名伶有勒流的罗艳卿、李香琴和均安的罗家英,香港闺秀名旦李宝莹,顺德资深红伶大良罗钅监雄、陈村区慕芬(女)、省剧院名伶小神鹰(杏坛高赞人)、麦玉清(杏坛麦村)、名伶肇庆剧团花旦曾慧(乐从人)。著名编剧家陈冠卿(大良人)、徐若呆(伦教)、望江南(女)(碧江人)、苏汝智(碧江人)、苏翁(香港编剧家、剧评家,碧江人)、还有著名剧评家、资深粤剧工作者曾刚(乐从人,曾慧父亲)……
粤剧粤曲:互不相同 相互影响
演粤剧和唱粤曲,其实是两个不大相同的行业,粤剧在广东已有三百多年的成长发展历史。而粤曲的发展史却是大相径庭。据介绍,二十世纪20年代后,已有所谓粤曲“八大曲本”形成并流行于歌坛。然而,尽管粤剧和粤曲(曲艺演唱)有着不同的结构与活动形式,也有密切的相互间的影响与促进。
回顾顺德粤曲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良有桥珠茶楼的曲艺茶座;桂洲陈村一带的茶楼食肆也常有歌伶演唱;乡村间大量的“八音柜”、“锣鼓柜”、剧社亦已星罗棋布,有着厚实的群众普及基础。还有唱“大棚戏”(已失传)、讲“古”(故事)、唱龙舟等众多的粤味曲艺形式,在解放后的各级曲艺队、说书组、乡镇文娱组、曲艺社、文艺宣传队等等粤曲业余组织中实践活动……
时至今天,顺德的群众性粤曲、曲艺活动进入了历史上繁荣兴旺的时期:2000年由中国曲协正式授予我区均安、容桂、大良等三个镇(街道)为中国曲艺之乡;区戏剧曲艺家协会拥有会员二百五十人,每个镇(街道)均有戏曲协会组织;全区成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的约五十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十六人;全区形成近百个曲艺社,其活动骨干有数千人之多。
后继有人:顺德十大 唱家出炉
在顺德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大型文艺晚会上,顺德十大粤曲唱家联袂登台演出顺德曲艺创作节目粤曲表演唱《颂歌献给党》,观众反映热烈。
评选顺德粤曲十大唱家,是使顺德粤曲不断产生新鲜血液,培养更多的本土粤曲唱家的有力之举。为了推广顺德曲艺之乡的形象,壮大曲协的队伍,面向顺德挑选一批有代表性的粤曲精英,组成一支具有一定艺术造诣及表演水平的队伍,可随时代表顺德到各地作曲艺交流表演。前不久顺德文体局、顺德文联、顺德戏曲协会开展十大唱家评选活动。
经过初赛、复赛、总决赛,欧阳子文、欧阳秀明、侯玉霞、潘自武、梁曦薇、钟影红、黎骥、胡伟新、温少芳、李颖思等十人从16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当选为顺德十大粤曲唱家。
怎唱粤曲:求师学习 无师自学
专家建议初学粤曲者应该:一求师学习;二是无师自学;当然最好是两者结合。首先要学听,听录音带、看录像带,听出头绪,记熟曲的旋律,听熟耳轨,跟着学唱,唱到自己声线能溶入曲中,不走音,跟上板式节奏不乱套,唱出力度,唱出味道,唱到自我感觉良好,旁人听来感到自然,合韵合拍,当然,这不是一两天能达到的,要经常练唱。第二步是离开唱带,到乐社请乐队伴奏。程序是:选好唱的曲本。先从唱小曲入手,再唱梆黄。曲本要配上简谱,点上叮板、罗古。要多唱、多修改,唱熟一首,巩固一首,不求多,要重视质量。同时,找些有关唱粤曲的书刊自学。
至于怎样才唱得有效果,有五个标准:音准色圆,板式节奏要准确、稳定,感情处理适当,腔线字正,表演台风得体。
粤曲出路:深入生活 主攻创作
粤剧粤曲要发展,要有所出路,要有生命力,必须深入生活,贴近民众,创作出反映时代特征的精品来,而不能仅仅是续唱古装戏和老戏,或纸上谈兵,戏说古戏。顺德戏剧曲艺家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已在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去年8月份,由国家老工委主办的首届全国老年文艺调演,要求创作节目,以文艺调演的形式充分反映老年人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虽然从接任务到汇演时间不到20天,但顺德曲艺家们不计较酬劳,甘愿为艺术出力,为顺德争光。经过努力,由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参赛节目《归田》,终于不负众望,在广东省老年文艺调演中获铜奖,在全国老年文艺调演中获银奖。
戏曲协会领导带头创作,亲演创作节目。广东音乐曲艺团著名粤曲创作家蔡衍芬专门为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廖宇光、副主席 力红度身创作粤曲《春满珠江》,反映了新顺德新风貌。这也成为他俩在各种场合文艺演出中的保留节目,也是他们示范带头创作的金牌曲目。
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何丰仪在2002年度全省最高规格的广东省第四届群众戏剧花会中,荣获优秀女演员奖的曲目便是创作曲目《奇村花缘》。这部小粤剧是当代戏,以陈村花卉为主题,何丰仪饰演的是一位极具时代风貌的花卉企业老总。
区文体局局长麦润沾认为,粤剧是顺德人的骄傲和光荣,是顺德文化的杰出代表。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要更有市场有观众,必须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创作是粤曲发扬光大、不断出新的基本之路。顺德戏剧曲艺家协会拟成立创作组,创作8到10个节目,以小粤剧粤曲等文艺形式,由顺德人写顺德、唱顺德、颂顺德,这十分必要,也必将把粤剧粤曲推上一个新台阶。
3,大人看粤曲和小孩子的眼光应该差不多吧,都是为了快乐呀,如果那部曲你看了三分钟就打瞌睡,那你不会再看下去的噢 !!!
4,意义方面,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意义。
在上世纪最初二三十年,粤曲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份,它是反封建,反地主文化武器。到了抗日战争,粤曲则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武器,与日殖民的同化政策相抗。
新中同成立后,为我国的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