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指标

前两天在中科院心理所听了一堂微课。我对家庭教育方式感觉很好。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家庭教养方式测量指标的部分。以下是微课笔记。

首先介绍一下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它是对父母各种育儿行为特点的总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这里需要把教养方式这个概念和文献中另一个常见的概念叫做教养行为区分开来,教养行为是具体的,短暂的。比如打孩子是一种育儿行为;但教养方式相对稳定,持续时间长。如果只是偶尔打孩子,只能说偶尔有粗暴的育儿行为,不能说我的育儿方式粗暴。只有经常打骂孩子,才能说我教养粗鲁。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家庭教养方式?评价任何事物的好坏都要有指标。比如我们都知道米其林餐厅要从很多方面来评价,比如视频的质量,餐厅的装修,餐桌、餐具的布置,上菜的顺序,酒窖的大小,藏酒的质量等等。那么,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家庭教养方式呢?其实我们科研人员一开始都是不知道这个的。最早的理论讨论还是要追溯到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通过观察发现,父亲和母亲在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同的。父亲负责制定规则和纪律,而母亲负责提供爱和温暖。这样看来,西方父母和我们中国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是有相似之处的。就是提倡严父慈母。后来,学者们根据弗洛伊德的提法,提出了乐教养方式中的两个重要维度:温暖和控制。后来,在更多学者的努力下,人们提出了许多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六个主要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反应性。根据定义,反应性是指父母是否能够快速、恰当地与孩子互动。以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为例。假设当婴儿哭的时候。如果她的父母能立即注意到并走过去,检查宝宝需要什么。饿了,渴了,还是尿尿了?然后及时处理,反应性很强。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低反应。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能否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及时、适当的回应,也属于回应性的范畴。在这个指标上,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高反应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论反应性指数。出现了不负责任的流行观点和育儿方法影响了一代人心理健康的不良社会现象。然而幸运的是,这种现象出现在西方国家,而不是我们国家。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曾经非常流行一种叫做哭闹免疫的方法,这是一种训练婴儿独自睡觉的方法。可能有人在网上看到过这个,国内也有网上文章强烈推荐这个方法。标题还叫:德国妈妈和美国妈妈带宝宝的绝活。表面上看,这些绝活真的挺科学的。小宝宝吵着要抱抱就不睡了,妈妈没抱就让他哭,但不代表他就很果断的离开了。

哭闹免疫法建议家长遵循行为训练法,逐渐推迟抱起宝宝的时间,直到有一天孩子绝望了,不再要求拥抱,自己入睡。这种方法在训练孩子独睡方面其实还是挺有效的。但是父母必须下定决心减少他们的反应。但据说美国这一代婴儿中,很多成年人都变成了心理障碍,这其实和他们小时候妈妈通过哭闹免疫训练他们睡觉有关。其机制是父母的低反应性,一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导致了宝宝的不安全感。我们如何看待当代心理学研究中的这种反应性?一般是在行为观察室观察,记录宝宝和家长的互动,然后通过行为分析打分。

这是针对小宝宝的,对于大一点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直接用问卷的方式。只有孩子自己或家长回答一些问题,才能衡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响应度。研究表明,父母的低反应性与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关,这会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指标,也就是要求。是指父母是否为孩子的行为设定了规则和纪律,并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则和纪律。要求与反应不同。反应性越高越好。但是要求高并不代表越高越好,要求太低反而不好。后面讲到四种家庭教养方式的时候,我会更深入的讲这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家庭之间在立规矩,也就是家规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家庭很细心,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吃饭,穿衣,打招呼,一切都有规矩。有的家庭很粗暴,只在几件事上立规矩。细管和粗管哪个好?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说实话,真的没有研究讨论这些。除了遵守法律和一些特殊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父母在家规的内容上有很大的自由,这是你自身道德和价值观的体现,我们科学家基本上管不了这些。

家庭之间是有差异的,除了这个家规的内容。控制孩子的松与严也是有区别的,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给孩子定规矩。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监督孩子遵守这些规则和纪律。很多家长的困扰在于,规则是建立起来的,愿意监督孩子遵守,但孩子不会配合。比如我们在被咨询的时候,通常会听到更多关于做作业的问题,这是很多家长特别烦的一件事。我个人的看法是,孩子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制定规则,但是不要一下子提太多的规则。太多孩子会不知所措,什么都不对。但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换句话说,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现在的孩子都很狡猾。一旦他发现你是纸老虎,不按你的规矩来是不会有任何后果的,那他以后对你的话就充耳不闻了。

想想吧。你这辈子见过这样的父母吗?特别是奶奶或者外婆,把孩子骂了一顿,说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会不记得?这个熊海子真的很勇敢。但是孩子不在乎自己该做什么。这样的家规重复一万遍也没用。他们没用,孩子根本不理。

这里推荐一本美国留学博士写的书叫《规则与爱情》。家规这本书不错,这里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引入第三个指标:关心和温暖,是指父母是否关心和体贴孩子,是否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这个维度很好理解,研究结果也相当一致,即关怀和温暖的程度越高越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具体的操作建议包括这样的行为,比如,关心孩子,不管他们是冷是饿,照顾孩子,陪伴孩子,陪他聊天,陪他玩,时不时给她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

有些父母给孩子关心和温暖是很自然的,不需要特别努力。但是,对于其他家长来说就比较难了。例如,有些母亲自己也患有抑郁症,整天以泪洗面,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更不用说照顾孩子,给他们充满爱意的拥抱、魔法和亲吻了。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反应能力也差,这是我们刚才讲的第一个指标。这种回应性是父母被动地附和孩子;而关心和温暖都是父母主动给予的。对于患有这种抑郁症的母亲,她既不能被动回应孩子的需求,也不能主动给予孩子关心和温暖。我们对这种妈妈有一个俗称,叫冰箱妈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母亲自己也很可怜。你需要其他家庭成员,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母亲付出很多的爱和关怀。而且要代替母亲给孩子必要的关心和温暖。

第四个指标粗鲁,是指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粗鲁。给出一些我们正在研究的量表中的问题,帮助你理解粗暴对待孩子意味着什么。比如用手打孩子,用脚踢孩子,用棍子打孩子,用皮带打孩子,用板凳或藤条等家具打孩子。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翻译成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就是粗糙的家庭教养方式预示着父母的亲社会行为。看了一段时间后,我建立了另一个研究假设。那是因为西方文化不像我们国家的文化那样强调孝道。所以西方的研究者,他们不会专门研究孩子长大后对父母好不好。而是要看孩子反社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整体水平。

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当一致。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提高了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水平,就是孩子越打越凶。揍,这种管教真的很害人。现在我们国家不提倡打人,尤其是老师不允许体罚孩子。其实还是有很多家长打孩子的,有时候也没办法,只有生气了才能打。有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一生气就打孩子。

偷偷告诉你,其实在我们心理医生中,也有人打孩子。那孩子是不是完全不会玩了?不完全是。但是可以的话尽量不要打;要打,就得讲究一些方式方法。

孩子小的时候玩也许能解决问题,但是孩子长大了怎么办?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唉,现在我这么大了,我们俩都打不过他,我们俩都压不过他;其他中学生的家长介绍了他们的经历,当你用力捏他的大腿内侧时,会特别疼。我个人认为这些方法应该效果不好。所以,在孩子动不了之前,家长一定要摸索出一套好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说到这种粗暴的育儿方式。

还有一种心理阴影,比打人更隐蔽,却充满了伤害。不是肢体暴力,而是言语暴力,包括辱骂、侮辱等。,也就是侮辱孩子的人格,贬低他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不能接受的。

第五个指标叫一致性,是指爸爸妈妈和其他照顾者的教养方式是否一致。事实上,一致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认同父母能否一致,量表中衡量一致性的典型问题包括你妈妈是否有时关心你,有时忽视你。一致性差的父母关心孩子的心情。当他们心情好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吃糖果,看电视。孩子心情不好,什么都不对,所有的规矩都来了。大家想一想,孩子可以这样管理吗?孩子连家里有什么规矩都不知道,父母对这些规矩认真吗?

一致性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不同的父母是否一致。这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是很难做到的。据我所知,像中国这样爷爷奶奶深度参与育儿实践的国家,在世界上并不多见。其实说实话,老人带孩子有很多好处,我自己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受益者。但是,也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一致的育儿方式。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我们小区的家庭为例。这家的奶奶帮忙带娃,特别干净能干,把孙子照顾的很好。但在家里,他说了算,尤其是在照顾孩子的问题上。

有一年夏天,刚下过雨,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在小区踩水玩。小孩子不是特别喜欢踩水。对奶奶生气,不仅是批评孩子,也是教育孩子的爸爸。这只是他们家很多人生大事中的一件小事。他们家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有分歧。毕竟两代人观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有分歧很正常。但很多家庭因为这种育儿观念和行为的差异,产生矛盾,甚至争吵,甚至发展成战争。一致性研究。研究结果一致揭示了不一致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不利影响。

夫妻双方在育儿方式和观念上不一致,不仅是两代人,而且相当普遍。往往是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制定了一个规则,而另一方却和孩子一起偷偷打破这个规则,甚至公然反抗这个规则。所以建议一个家庭中的成年人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至少在大的原则上认同大部分的家规。如果真的因为观念差异太大而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双方就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注意人际关系的边界。其实在我们家,我对孩子的奶奶很满意,很有道理。一般来说,如果我说了什么,即使她不同意,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反对我们。

衡量父母教养方式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指标是推理,即父母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对待孩子,并解释其管教背后的原因。关于推理的研究结果也比较一致。讲道理有利于孩子的发展。除了心理健康,推理也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特别是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很明显,这是因为大人在和孩子讲道理的过程中说了很多话,让孩子接受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如果家长能用英语推理,就能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认同这个研究结果。有一些家长就是觉得讲道理不好,效果不大。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网上的书籍进行批判和推理。我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父母越喜欢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就是父母说了很多,孩子就是不听。难道是研究结果错了?其实并不是。科学研究在考察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会控制其他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网里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一般都是只会讲道理,不知道用其他手段控制孩子的家长。如果只是讲道理,而且都是大而空的道理,像唐僧的唠叨,孩子肯定不愿意听。

在研究中,在调查和推理时,还会控制教养方式的其他维度。也就是说,假设其他维度处于同一水平,此时合理与不合理哪个更好?让我们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同样,在粗暴的教育方式下,父母也经常打孩子。那么是在挨打前后给孩子讲点道理好呢,还是不讲道理好呢?显然,讲道理更好,因为孩子知道你不是无缘无故打他的,他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规矩,不仅是心服口服,更是心服口服,这样以后才有可能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些规矩。所以道理还是要说的,但是一定要配合其他管理孩子的手段。你要会说话,不能教孩子一些虚假空洞的道理。

我们研究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衡量家庭养育方式的六个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用专门的量表来衡量这六个维度。每个指示器对应于标尺中的一个维度。在这六项指标中,反应性、关怀性、温暖性、理智性得分越高越好;粗鲁和不一致得分越低越好;要求分数不能低,但也不能太高。

接下来开始今天讲解的第三部分,介绍四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上一节介绍的六项指标从纬度角度审视家庭养育模式。换句话说,每一个家长的大体作风都可以从这六个方面来评价,打六分。接下来要介绍的分类是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每个父母只能做这四种类型中的一种。纬度法和分类法是当今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其实我们课题组主要采用的是纬度法。说到分类,要介绍一位女学者,名叫戴安娜。鲍姆林德

鲍姆兰德因他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而出名。但其实一开始,她并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她对儿童的乐器演奏能力进行了研究。她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接触了大量的家庭,所以她观察了这些家庭,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很不一样。她把这些家庭大致分为三类,即民主型、专制型和放纵型。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自己的教养方式理论。

后来的学者对她提出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其中忽视型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