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汽车简史:巴伐利亚发动机厂,纳粹麾下的战争机器
宝马汽车,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气质的品牌。
只不过这个名字只是其中文名,这家公司实际叫作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其创立时间是1917年7月20日,此时的缩写是BFW,之后重组才改为BMW。
BMW最初不是造汽车的,而造飞机的,其车标的意思也是“蓝天白云”;其起步之所以要造飞机,原因是其成立的节点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时,此时的BMW是为德国空军造战斗机的工厂。
可能不熟悉历史的读者只知道德国是二战的战败国,实际一战里的德国也失败了;在其失败之后被英法等协约国遏制军事工业发展,此时的BMW就不能再造飞机了。那要如何才能维持企业的运转呢?很简单,开始造其他交通载具即可。于是BMW开始造摩托车,1923年9月是BMW R32摩托车正式诞生的时候,此时的BMW是摩托车制造商。
宝马真正开始造汽车是1928年,但并不是直接技术转向,而是通过收购埃森纳汽车制造公司起步,该公司彼时还是德国第二代汽车制造商;然而BMW在汽车制造方面并没有什么技术储备,所以初期制造的都是些低端轻型汽车。时间到了30年代,德国的经济终于有了好转,BMW 3系列汽车也应运而生,至此BMW才真正的进入德国汽车第一阵营。但是德国又出现了一个狂人,这家伙叫作阿道夫希特勒,于是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此时的BMW不仅成为了纳粹德国的幕后金主之一,同时也重操旧业,为纳粹军队生产战斗机。
知名的“百舌鸟”战斗机就用的BMW发动机,所以称BWM是德国纳粹的源动力也不为过。
当然最为人熟知的宝马R75军用摩托车,这台边三轮摩托车在整个二战期间里,驶过北非、西欧和苏联的战场;所以BMW这个品牌其实在欧洲和美洲的诸多国家里,是一个非常招人恨的品牌。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不相信BMW是纳粹的幕后金主,殊不知BMW创始人-刚瑟·科万特,此人还是纳粹党徒,并且获得过希特勒亲自授予的“国防经济领袖”的奖章。
纳粹德国最终战败,作为邪恶纳粹金主之一的BMW公司必然会成为盟军打击的对象;其实在战争中的BMW公司就数度被盟军轰炸,在战后,BMW慕尼黑的工厂被夷为平地,设备被作为战争赔偿,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的BMW不允许生产汽车。在这个阶段里的BMW只能造这些车和厨房用具,所以BMW在1959年的时候差点破产,后得到德国贵族的资助才得以喘息。
至于航空发动机实际上是到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对德国企业放宽限制才得以继续发展。
在汽车领域里的BMW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真正走到第一线,与戴姆勒本茨并列德系二强。
这就是BMW的企业发展史,可以说二战之前的BWM一直都是邪恶的代名词,之后的数十年里发展并不理想;实际上现在的宝马汽车水平也是属实不敢恭维,以内燃式发动机为核心,宝马汽车里却找不到一台发动机不烧机油的车——电动汽车除外。没有自主研发的变速箱,似乎也就是个后驱还值得聊一聊,可是后驱车也不止宝马汽车一家在造。
那么宝马是如何在中国市场里俘获用户芳心的呢?
这就要讲一件大众汽车集团了,在开启合资模式之后,第一家合资车企是北汽集团和戴姆勒本茨合作创立,不过打造的车型并不适合填充行政汽车市场;于是就开始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可是当年的很多美国、日本或其他欧洲国家的汽车厂商并不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所以拿出的车型、技术或方案都不理想。彼时的德国汽车工业实际又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必须以拓展海外市场的方式来维持;于是大众汽车拿出了桑塔纳,合作方案也比较有诚意,于是就有了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里的火爆。
先入为主,在汽车工业起步的阶段里,第一批车是什么品牌,那这个品牌就能够火起来。
大众汽车火了起来,最后又引进奥迪,奥迪也终于看到了希望。
但是这两个品牌主要用于公务汽车市场,在B端和个人用户市场中还需要更多的品牌;此时德国制造已经被神话,所以只要其他德国品牌跟进的及时,那结果自然是不论水平如何都能火起来。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和戴姆勒本茨就是这么火起来的,不过也与其会起名有关,这两个名字在汉语文化里的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BMW汽车的中网,看起来倒是不像宝马,更像是猪鼻孔。
戴姆勒“奔驰”这个名字仅在国内使用,Benz是卡尔本茨的名字,在英语里才是奔驰的意思,但这是个德国品牌;所以在海外是叫作戴姆勒本茨的,就是个人名。至于梅赛德斯本茨则是两个人名的组合,梅赛德斯是前奥匈国外交官女儿的名字,在戴姆勒本茨汽车的低谷期其给予了大订单并代理了该品牌的车辆,但有个要求就是用其女儿的教名命名;所以梅赛德斯本茨一点内涵都没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也是德国车企在中国强行包装出来的面具。
戴姆勒本茨和大众汽车集团想当年也都是德国纳粹的中坚力量。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