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畅媒体眼中的张畅
(摘自2003年7月8日星期二《半岛晨报》)首席记者葛云富
武林盟主张畅
2003年2月26日至2月27日,33岁的大连泡崖人张畅代表大连中华武术学校参加了首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暨国际武术邀请赛,并获得两枚金牌(包括武术太极拳金牌和鞭笞金牌)和一枚银牌(长拳)。
6月30日,当记者走进张畅的家时,他面前摆着一张李连杰的照片。他是我的榜样。”张畅笑着说道。
张畅精瘦而充满力量。他说,“你认为我是个大老粗。我是文武双全的学者。总之,我尊重文学和武术!”原来,张畅是辽宁大学法律系的学者,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习武之道。
祖籍富顺的张畅,从小就喜欢运动。他灵活而富有爆发力。8岁时开始接触武术。当时他家周围有一些民间拳手。张畅看起来很着迷,并学会了练习简单的动作。
每当张畅回顾自己的习武之路时,他总是感到辛酸。他从小就对武术有热情,也是开心的无以言表。“我在10岁时开始正式的武术训练,然后我得到了武术大师印石的传记。现在我是武术大师张山的弟子。”
张畅是武术队的模范运动员。起初,他的家人支持他。渐渐地,他的父母觉得不对劲了:张畅4点起床,练两个小时,每天放学后再练两个小时。就这样,每次考试,张畅都感到紧张,他的家人也开始反对。他的父母认为上大学是成功之路。
就这样,张畅的训练停止了两个月。当时,张畅似乎失去了灵魂,最后他悄悄跑出去看别人打架。
拳击的偷窃行为最后还是被家长发现了,家长看到孩子这么喜欢,也没有阻止。
张畅翻开《中国武术》这本书,记者看到书中有张畅精彩的照片。
谈到他的获奖经历,张畅是众所周知的。他的一等奖是抚顺全运会武术项目。当时他一路冲了出去。势不可挡,最终获得自选拳第二名,棍第一名!
后来参加各种武术表演赛。
张畅说:“我不在乎奖品是什么,有多珍贵。现在回想起来,我记得当时我训练得很刻苦,并不觉得练武是个负担。”
那时候武术训练很辛苦,张畅深有体会:“练当归的时候头疼,甚至崩溃,但我乐在其中。”张畅回忆说:“他的启蒙老师很多都是不为名不为利的,我至今仍被他感动。”
张畅的艰苦训练也有副作用。他忘不了的是虚惊一场。当时他在一次训练中受了重伤,一直没有在意。没想到,几年过去了,还是会痛。
最后,他的母亲带张畅去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说:“可能是恶性肿瘤。”当时,张畅的母亲差点晕倒!
幸运的是,经过另一家医院的仔细检查,这是几年前的旧伤,至今未愈。
张畅练长拳、刀、剑、棍、枪,各种民族套路和九节鞭、链条、软鞭、绳镖等软器械;传统武术太极拳、剑和全国比赛套路;查拳,少林小罗汉,乌龙刀,乌龙枪等。
1995辽宁民间太极拳、剑、推手邀请赛武术太极拳第一名。
1996年辽宁太极拳、剑推锦标赛武术太极拳成年男子组金牌。
记者在张畅的家中看到了许多金牌和证书。张畅最自豪的是他刚从香港赢回来的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2003年2月21 ~ 27日,张畅在第一届港际武术节上从众多武术英雄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获得武术太极拳金牌、鞭金牌、长拳银牌。
现在,在泡崖社区的新乐公园,早上你会看到张畅带领许多球迷练习。
张畅于1997年来到大连,在泡崖社区安了家。他一般早上会去公园练一会,人们渐渐看出这是个武术高手,于是纷纷效仿。最后,张畅看到学习者越来越多,干脆平时在泡崖社区设点,义务教授太极拳。
“我不在乎,我喜欢和人交朋友,很多人都成了朋友。”
经过努力,张畅精心创造了软鞭套路之一——景洪鞭。它曾被称为“魔鞭”。
张畅一直想建立一所商业武术学校,由他本人担任校长。现在这个目标就要实现了。
张畅师兄王群(王群与李连杰同校)现授权其成立“北京王群武术发展中心大连训练基地”。王群曾主演过《金镖黄天霸》《枪王》等电影。
张畅对未来充满信心。“尊师重教,文武双全,是我一生的座右铭。我一定会在武术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光明的未来。”
报告2
2003年7月27日半岛晨报
武术奇才在论文中获得金奖
晨报讯(记者葛云富)
昨天,在2003年第一届国际武术论坛上获得金牌的大连人张畅回到了大连。
据悉,该赛事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在这次论坛上,与会者还讨论了武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之一的前景和比赛项目的设置。
张畅自幼习武,提倡文武双修。2003年2月21 ~ 27日香港国际武术节获两枚金牌(软鞭、武术太极拳)和一枚银牌(长拳)(本报曾报道)。这一次,他的论文是关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和规范,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一致好评。
报告3
2006年4月6日星期二5438+08大连日报
武术太极拳比赛结束。
本报讯(记者孟楠)
由大连市武术协会举办的“2006年大连市武术太极拳比赛”于4月16日在大连金石滩中华武术学校落下帷幕。张畅武术太极拳俱乐部队从我市23支队伍、206名运动员中夺得团体冠军。
据了解,2006年大连市武术比赛将分三站进行,第一站是太极拳,第二站是武术套路,第三站是武术散打。今年我市所有的武术比赛都将以社会化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武术比赛。
报告4
(摘自《大连法制报》2006年6月165438+10月65438周五)
吴齐林菜
——武术太极传人张畅。
文/记者王春娥
张畅从小就喜欢武术。他动作敏捷,爆发力强,是学校体育中最抢眼的。武术队的教练是当时抚顺有名的拳击手。为了组建一支业余武术队,他专门去张畅的学校挑选队员。碰巧张畅的一位体育老师和他的老师是同一所学校的,极力推荐张畅。最后,张畅幸运地被指定为“模范球员”,其余的球员都是根据他的标准挑选出来的。
习武之前,张畅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直到他考上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加入武术队后,由于占用大量时间练习,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知不觉中,张畅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这时,反对张畅功夫的父母再也忍不住了,他们不同意张畅继续练习。张畅总是在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溜进武术队练习。最后他父母只好让他做,但要求他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练习。从此,张畅不敢懈怠,力求“文武并举,德才兼备”。在此期间,张畅参加了大大小小的重大武术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全运会武术比赛第二名和棍术第一名。
不安分的“辽大”学生
就读于辽宁大学法律系的张畅当时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张畅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大学生。他投身武术,多次参加武术活动,把武术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从65438到0995,大学生张畅见证并直接参与了辽宁省太极拳协会的成立,并成为创始人之一和常务理事。同年,张畅参加了辽宁省第一期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经考核被聘为辽宁省太极拳教练员,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练员。今年,张畅在辽宁省体育总会举办的太极拳剑比赛中获得了武术太极拳的冠军。同年,在沈阳比唐公园举办了武术太极拳培训班,并成立了辽宁省太极拳协会下属的第一个太极拳辅导站。张畅是辽宁省太极拳协会和辽宁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太极之魂》的英文翻译。
法学专业毕业后,张畅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为一名法官和检察官,而是独自前往大连发展自己的武术生涯。十年来,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扎根大连武林
1997年,张畅正式落户大连,这标志着正宗武术太极拳正式落户大连。开始教授少儿武术自选套路和国家规定套路,并在大连正式教授武术太极拳。然后正式成为张山的弟子。2002年,张畅在大连成立了张畅武术太极拳俱乐部,会员主要来自太极拳和其他太极拳爱好者,并积极开展武术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活动。太极拳武术俱乐部连续两年被大连市武术协会评为“先进团体会员单位”,张畅本人被授予“优秀教练员”、“先进个人”等称号。2005年组织并参与中国国际老博会开幕式千人太极拳表演;在大连参加体育和文化活动。在2006年大连市武术锦标赛中,由张畅率领的武术太极拳队获得11金和1银,获得团体冠军。目前,张畅正计划举办首届民间太极拳交流会(暨首届民间太极拳邀请赛),以促进民间太极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太极宗师是如何“炼成”的?
在习武的道路上,张畅幸运地遇到了许多著名的武术老师,这些老师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印石(早年在中国的优秀特工)和张山(国际公认的武术权威专家和活动家)。成为张山的弟子后,张畅将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体会到了武术的真谛,认识到武术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山老师对张畅的影响最深。
刚开始,张畅每天练四五个小时的武术,很无聊,但却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然后学习武术套路(自选套路),这是套路的形成期,也就是“手、眼、身、法、步”的形成定型阶段,练习“查拳、少林太祖拳、机械”等。然后表演结合散手,在散手和实战上有很深的积累。特别是进入太极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由低到高融合的关键阶段,张畅的始学理论由此形成,内外融合,升华到武术的新境界。
中国武术是一种悠久的文化。
张畅普及中国武术文化、创办大连武术太极拳俱乐部、发展少儿武术教育、培养武术人才的决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总计数千人,从五六岁的孩子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他始终以“尊师重教,德艺并重,文武双修”为座右铭,追求功夫的纯粹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百家争鸣,内外兼修。张畅认为,对于一个武术从业者来说,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武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德才兼备,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在武侠世界里达到更高的境界,最终成就伟大。现在的人浮躁,追名逐利的人多,真心的人少。很多人盲目开武校,打着武术的幌子盈利,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很少有人真正把武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文化来管理。张畅一直认为,武术是中国悠久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世界应该珍惜它,珍惜它,并努力在世界范围内继承和发扬它。
报告5
星期二,2006.12.26。法国报纸记者:王春娥摄影报道。
陈、杨、吴、吴、孙五家各有风格。
首届大连民间太极拳邀请赛结束。
大连市张畅武术太极拳俱乐部首届民间太极拳邀请赛于6月65438+2月65438+6月和6月65438+7月在大连机车俱乐部体育馆成功举办。近千人参加了民间太极拳邀请赛。大赛分少年组和老年组七个个人项目和五个集体项目,以及陈、杨、吴、吴、孙五个学校的比赛套路。参赛选手来自市内四区和瓦房店,部分选手参加过省市冠军赛。市武术协会任命了专业裁判作为比赛的裁判。
太极拳比赛由民间发起,旨在促进民间太极拳的交流和推广。赛事赞助商张畅表示,他已经收到了各方的反馈,太极拳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区体委。他感谢大赛为我市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这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大连市武术协会对本次邀请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关注。
报告6
2007年4月3日星期二,半岛晨报
2007年率队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带回不少金牌。
武林奇才市场“挑战”
收集自甘井子区泡崖街道玉山社区。
玉山社区有一位年轻的武术大师。最近他带队参加了2007年香港国际武术节,带回了不少金牌。
昨日,记者在泡崖街道玉山社区农贸市场的一个“擂台”上见到了这位武术高手。他在教他的弟子武术。他是张畅,36岁。
“这次武术节* * *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3支代表队,3000名武术选手,真是一次武术盛会!”他说:“对我来说,这是第二次去香港参加这项武术赛事。是我展示实力的舞台!”
3月16,他带着20个徒弟出发了。“我教授的徒弟里有很多年轻人,最小的才七八岁。他们参加了武术套路、太极拳、散打、技能比赛等不同的比赛。”
张畅说,为了鼓励和肯定他20年来对武术的积极贡献,大会授予他武术推广最佳贡献奖。领奖台上,赵文卓、袁彪等众多演艺界明星为获奖者颁奖。但因为张畅是评委团成员,负责发布会的录制,担心会影响比赛进度,所以没有亲自上台领奖。他说,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
有遗憾也有收获,他的徒弟在比赛中捷报频传。先是9岁的杨元元获得4金1铜牌,然后是13岁的李潺获得3金1银牌。杨,12岁,只训练了2个多月,状态大有起色。经过努力,他获得了大刀金牌和拳击铜牌。资深选手高获得孙式太极拳第三名和陈式太极拳金牌。25岁的张剑独占4金,1铜牌。
张畅说,他带领的张畅武术文化发展中心团队最终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3月19日,在国际武术节闭幕式上,张畅亮相国际武术大师秀。"在所有的表演者中,我是最年轻的武术大师."
当时,张畅以他的“惊世一鞭”赢得满堂彩,显示了“神鞭”的威力。张畅表示,他将珍惜自己的成绩,为中国武术的未来做出更多努力。
报告7
(《大连法制报》专题,2007年4月6日)
香江行
-2007香港国际武术节
编者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举办武术比赛,这意味着武术将首次登上奥运舞台。这是中国武术奋斗多年的梦想!就在北京奥运会前500天,大连武术奇才、武术太极传承人张畅带领弟子参加了2007年回归杯第五届港际武术节,在这里感受到了香江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无限向往和期待,感受到了中国武术在国际社会的广泛普及和尊崇。
去年初春的一天,我收到了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函,邀请我参加2007年“回归杯”香港国际武术节。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和敬意。这是我第五次收到同样的邀请。由于种种原因,除了第一次邀请见面,我没有再赴约,觉得有点遗憾。这一次,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参加这个国际武术节。香港国际武术节自2003年发起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十几个发展到二十几个,人数也从最初的几千人增加到两三千人,影响力不断扩大。本届武术节拥有由张山等国际权威武术专家领衔的评审团队,由影坛武打明星、有“冰雪女王”之称的、跳水冠军小担任本届武术节的形象大使,吸引了无数政府官员、体坛领袖和社会各界名人应邀与会,是世界武术界人士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3月15出发前,离我们去香港参加“2007回归杯”暨第五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只有一天了。忙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走了。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回顾我在大连10年的创业历程,有艰辛,有收获,有苦有乐,但对于一个武术文化传播者来说,把武术文化的传播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却是不寻常的。明年(2008年)将是中国人骄傲的北京奥运年。对于一个武术工作者来说,这将是值得骄傲的一年,因为中国武术将改变过去徘徊在奥运大门之外的局面,首次步入奥运殿堂,向世界展示其博大精深和神奇。我们在开心期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感。中国武术要想蓬勃发展,真正走向世界,不仅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更需要中国每一个热爱中国武术的人的不懈努力。带着这样的责任感,我接受了香港国际武术节组委会的盛情邀请。对我来说,也是第二次来香港参加这个武术赛事。3月16,梦里希望起飞。天气不像几天前那么糟糕了。我们八点钟在周水子国际机场集合。我们团队虽然年龄跨度大,但是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最小的才7、8岁。他们有的是第一次出门,有的是第一次坐飞机,有的是第一次去香港,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清晰地写着新鲜和兴奋。一行23人,其中20人,参加武术套路、太极拳、散打、技能比赛等不同项目。虽然比赛结果还不知道,但我们都很有信心。这种自信来自于我们平时的积累,以及对武术的坚持和热爱。下午1,在我即将登机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的一个学生杨突然被机场工作人员告知,机票上的名字和通行证上的名字不符,按照规定,不允许登机。后来才知道,杨的父母在办理通行证前刚给孩子改了名字,机票也是一个月前订的,只是出票时忘了更正,还在用旧名字。后来经过协调,考虑到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也是家乡的荣誉,机场最终放行。在飞机上,我想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就像空中的飞机,有起伏,但只要是在飞,就会有方向,踏上飞机的希望也就不远了。下午5点,我们到达深圳机场。经过申报和通关,我们到达了入住的酒店。由于今年参加武术节的总人数达到3000人,住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好在经过多方努力,队员们晚上终于被安排到了一家准六星级酒店。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回到了住处。当时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因为第二天要参加武术节的开幕式和裁判工作,所以休息的时间有限。3月17,有喜有悔。今天是国际武术节开幕的第一天。根据会议程序,开幕式后将举行武术比赛。开幕式上,23人被授予最佳武术推广贡献奖,以鼓励和肯定他们多年来为推广武术文化做出的积极贡献。这是一个国际奖项。作为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我深感今后责任更重。赵文卓、袁彪等众多明星为获奖者颁奖。不幸的是,作为评委团的一员,我负责发布会的录音。按照大会要求,开幕式一开始,评审部分就到位了,我没能亲自上台领奖,错过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有遗憾,也有收获。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带领的队伍(大连张畅武术发展中心)捷报频传:杨元元4金1铜牌,李潺3金1银牌,启功1银牌,邓良宇年轻成熟。在40多人的簇拥下,她脱颖而出,获得自选拳第二名。值得一提的是,弟子阳患有哮喘病,已有两年没有训练了。为了准备这次香港之行,他年迈的爷爷一天要带领他回去几次,和大家一起训练。他患病坚持了两个多月,状态大有好转。在关键时刻,他体现了一个小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经过努力,他获得了大刀的金牌和拳击的铜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向世人展示了顽强的斗志。3月18,重压之下,成绩斐然。今天是香港国际武术节正式比赛的第二天。今天,我们不仅在武术套路和散打比赛中表现出色,还在太极拳比赛中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高是队里的老队员了,经过努力获得孙式太极拳第三名,陈式太极拳金牌,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王涛的介绍虽然简短,但悟性极高。经过半年的刻苦训练,取得了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另外,今天也是弟子张謇的丰收日。他有4金1铜(42式太极传,42式太极剑,吴式太极传,陈式太极传,陈式太极剑)。看着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的脸,谁能想到金牌背后的负担?今年25岁的张健,有一种与年龄不匹配的成熟,这应该归功于他不幸的家庭。他父亲重病在床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他平时起床、上厕所、睡觉、妈妈生病都需要张健伺候。张健从小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沉重的压力下,他也尽力抽出时间进行训练,保持乐观的心态。来香港之前,我把照顾父亲的任务托付给了我的密友,然后我就安心来了香港。比赛的时候,我也时不时的看看关于我家的。宝剑锋从磨砺出,张剑的成功让人们明白,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一个强者前进。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我们武术文化发展中心的团队最终取得了20金9银6铜的总成绩第三名。3月19日,湘江响起了“惊艳的鞭子”。经过两天的激烈竞争,我终于可以放松了。今天上午是国际武术节的闭幕式。能在国际武术大师赛上表演,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荣幸和鼓励。作为表演者中最年轻的“师父”,我终于有机会再次展示我的武术才华了。最终,我的“神鞭”表演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神鞭”的威力,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阵阵掌声过后,拿着裁判的特别贡献奖和组委会颁发的武术最佳推广奖,看着弟子们收获后一张张开心的脸,连日来的疲惫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快乐和满足。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湘江印象三月的湘江,春意盎然。说起来,香港和大连真的有点像,空气清新,道路平坦如新,到处都是鲜花绿草。有时候,我会误以为自己在大连的某个地方。相似的环境,不同的感受,在这短短的几天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个香港职业学院的学生和一群陪我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姐姐。他们从不随意骂人;看到有人吸烟,他们会立即上前劝阻,告诉他们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如果你想问路,他们会很仔细的告诉你。在香港,经常可以看到随地吐痰会招来重罚的警示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第二次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但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香港道路狭窄,司机靠左行驶,人口密集,高楼大厦多。生活节奏快,但语速慢。虽然他们吃的菜系和内地的一样,但考虑到香港本地人的接受程度,他们的做法会有所不同。在业余时间,香港人会做志愿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但我们可以聚在一起。此时,我再一次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圣,感受到中国武术的伟大。是中国的武术文化,让这么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发展。此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成绩。(文/张畅)
报告8
(摘自辽宁CPPCC之友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
《洪净神变》确立了尚武精神
记者:张莉朱静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门类繁多。武术是一种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会记录一段人类历史,武术也不例外。我们必须继承传统武术,但这种继承绝不是无条件的、盲目的,而是有条件的、有选择性的、针对性的。”著名武术大师张畅近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张畅从小就练习武术。向当代武术大师张山学习。2002年,张畅作为中国武术学校武术表演团的成员,为包括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内的中外贵宾和各国驻华大使进行了专场演出,得到了高度肯定和赞赏。尤其是张畅的《神奇的鞭子》一鸣惊人,被誉为“神奇的鞭子”。多年来,张畅一直致力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传播。谈到武术,张先生滔滔不绝。张畅认为,继承传统武术非常重要,而如何正确继承是最重要的。他建议,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前提下,发展创新更为积极。当然,创新发展不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脱离传统武术本身,片面强调创新发展,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张畅指出,现代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武术的基础,现代武术是传统武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结果。换句话说,没有传统武术的过去,就没有现代武术的现在,更谈不上中国武术的未来。在改革开放的优秀形式下,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武术不仅要创新发展,更要走出国门,在世界上发扬光大。这也是创新发展的目标之一,也需要科学的管理来规范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张畅强调,在普及和推广中国武术的过程中,创新尤为重要。传统武术种类繁多,各种拳法套路不一,不利于交流推广。因此,我们应该对传统武术进行创新和整合。以太极拳为例,传统太极拳主要分为陈、杨、吴、吴、孙五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套路,套路复杂,风格多样。在此背景下,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陈、杨、吴、吴、孙等各种太极拳竞赛套路相继推出。这对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专业人士要积极组织有志之士挖掘整理珍贵的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以前有很多拳种和流派没有完整的理论和文字记载,只是靠师傅的言传身教代代相传。但由于年代久远,老师传道授业的方法不同,学生传承理解的能力不同,同门拳法风格五花八门,给推广普及带来不便。武术工作者有责任挖掘整理这些珍贵的传统史料,使之规范化、理论化、系统化。采访的最后,张畅还向笔者阐述了作为一名战士的真谛——一名武术家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提高素质;新形势下,要以新形象示人,摆脱人们心目中惯常的“大老粗”形象;要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在激烈的竞争中认清方向,敢于迎难而上,树立为中华武术奋斗终身的志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传统武术普及者和推广者,为中国武术的不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报告9
2008/9/20星期六大连晚报(赵建)
大连体育文化研究会成立。
昨天,大连体育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在过去多年的体育文化活动中,我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体育工作者、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体育名人和体育文化研究者,他们的成果成为体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为打造适合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体育文化事业,推动我市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大连市体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它的成立填补了大连体育文化领域的一项空白,也标志着大连体育文化研究正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大连市体育文化研究会会长是大连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焦延峰。大连万达足球队原领队、大连市体育局副局长任巨毅,辽宁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于冰,大连体育文化网、华夏国际武术网站副站长张畅担任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