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有那些关隘渡口?
雁门关:始置于唐, 关址在雁门山铁裹门处, 因雁门旧道年久失修, 于明洪武七年 (1374) 移筑关城。关城周长1公里, 墙高两丈, 石座砖身。东门、西门皆砖砌门洞三立三伏券。东门石刻匾额 “险” (天险), 门上建雁楼。门外东侧建有靖边寺, 祀赵将李牧。西门石刻匾额“埊” (地利)。门上设关楼, 内塑杨六郎、孟良、焦赞像, 俗称六郎庙。西门设瓮城, 瓮城门额书 “雁门关”, 两旁砖镌对联 “三关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门外右侧在民国年间建关帝庙3间。关城正北有驻军营房, 东南有校场。关城左右边墙雉堞、烽墩壕堑, 将雁门东西十八隘连为一体。明代屡加修葺, 清同治六年 (1867) 重修。1937年, 日军拆毁城楼。“文化大革命” 中毁西门瓮城, 城垣砖石多被拆除, 仅存东西两门洞, 靖边寺石狮1对、石幡杆1 对, 明镌汉白玉李牧碑1通。1985年始, 在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 号召下, 全省人民集资重修雁门关, 1988年已重建东门雁楼。雁门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 是古长城著名关隘,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素有 “天下第九关” 之称。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娘子关镇。据 《平定外志》 载: “唐平阳公主驻兵于此, 故名。”
杀虎口:杀虎口,地理名称,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
平型关:灵丘县城西南东河南镇的蔡家峪、小寨、白崖台乡的关沟、辛庄、跑地一带, 全长12. 5公里, 为抗日战争平型关战役遗址。战役遗址距平型关5公里, 故得名。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此地南依云中山,西北靠管涔山,东北接恒山,西南连芦芽山,为四山汇集之要塞。因居内三关之中,东可以卫雁门,西可援偏关,北可策应朔州、大同, 故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偏头关:在今偏关县城址。始设于宋代,金、元、明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始建于土城,宣德、天顺、成化、弘治、万历间皆有修筑。关城筑于南北向山沟东坡上,“东仰西覆”,故名偏头。
固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古驿道深深。清康熙帝西巡路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
碛口渡:位于临县城西南48公里的湫水河入黄河河口处,西与陕西省吴堡县丁家湾隔河相望。该渡口自古就有木船摆渡,清乾隆年间,始有居民在此定居,并逐步发展为拥有200家商号的商业集镇,渡口也随之成为沿河两岸以至于西至宁陕等地区的商品转运码头。
风陵渡:位于芮城县城西南43公里处, 古称风陵关或风陵津。风陵渡是黄河大曲处一个非常重要的渡口, 自古以来就是晋、秦、豫三省交通要津。
大禹渡:大禹渡位于芮县城东南12公里处的神柏峪下。此渡口与河南省的西古驿村相对, 自古以来河床稳定、摆渡平安方便。临河处有重建禹王庙碑记,碑云:庙内有古柏,地名神柏峪。相传大禹治河时曾至此,因称大禹渡。
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为唐至明朝的遗址。蒲津渡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渡口。
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以南4公里处的黄河北岸, 自古以来为南北交通码头,亦为军事要冲。
黑峪口渡:位于兴县城西25公里黑峪口村。向为晋陕通衢,军事要地。早在明末清初即为水旱码头,是黄河两岸的重要物资集散地。黑峪口村内向来市井繁荣、商贾云集。
罗峪口渡:位于兴县罗峪口村黄河岸边。向为军事要地。现仍为秦晋两岸人民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 为二省八县的物资集散地。
西口古渡:位于河曲县城水西门和内长城之外,黄河东岸之上。沿岸巨石垒砌,顺河而下百余米长。河面宽约三里,彼岸右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渡,左是陕西省府谷县之大汕渡,当为出河套之进口。
谢谢,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