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龙树峪庙会的起源是双龙传说还是华佗信仰?

相信大家都参加过名称不同的庙会,有的以神命名,如娘娘庙会、城隍庙会、关帝庙会,有的与传统节日有关,如元宵节庙会、龙抬头庙会。晋南的庙会很多,大多起源于当地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是乡村社会民间信仰的集中表现。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晋南襄汾地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庙会,被称为“龙虎峪庙会”、“华佗庙会”,历史悠久。今天我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晋南的庙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我们往下看。

1.龙树峪庙会上辈子龙树峪位于襄汾县西北的古社山,黄崖村西东侧。龙淑玉原名“龙斗玉”。关于改名的由来,有一个传说。龙王派了两条龙,火和水,在地球上的云和雨中旅行。如果天气干燥,让他们用软管下雨;如果有洪水,火龙会放火烧它。当两条龙来到黄崖村的山谷,看到山里的美景,就在山谷里睡着了。长此以往,两条龙必然会打起来。“龙斗鱼”就是这么来的。两条龙的争斗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灾难,惊动了千手佛,千手佛派龙树菩萨投降,龙树菩萨前来救难。就像这场及时雨,“龙树雨”取代了“龙宇都”。(蜀,意为及时雨)为了纪念这两位菩萨,黄崖村的人们修建了两座寺庙,分别是“龙树菩萨庙”和“千手佛堂”。当地的龙树峪庙会和双龙传说有关系吗?我们再往下看。

图1龙虎谷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寺庙繁星点点,香火缭绕。

虽然龙树谷的名字由来是因两条龙打架,龙树菩萨前来降伏而得名,但在当地及周边地区,谷中的华佗寺更为人熟知,因为有很多关于华佗的传说,如华佗救了赵匡胤、华佗娶了女人、华佗惩罚了贪官等等。龙树峪山上的主要寺庙是华佗寺,村里唯一保存下来的寺庙是华佗寺。每逢庙会,无数信徒来到华佗寺烧香。庙会期间,人来人往,街上各种摊位琳琅满目。通常,祭拜结束后,庙会上的购物和看戏是人们的活动。当然,龙湖谷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吸引着庙会上的人们。除了在村里祭神、逛庙会,人们还会去山谷爬山,欣赏美景。在人们看来,祈福和踏青互不耽误,才是逛庙会的意义。

图2俯瞰山谷的华佗庙(庙对面是梳妆楼)

龙树峪庙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襄汾县最有影响力的庙会之一。一年有三节:清明节,6月13日,9月19日,每节前后三天。明代崇祯年间,武庚学者王维平在《游龙坠谷记》中记述了古代庙会的盛况及其作用:

“10岁,清明,四方去祈福,往来如织。游客、游客、酒客、歌手摩肩接踵,山也在城中?”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古代,龙树峪庙会就已经包含了祈福和游玩的内容,前来聚会的人很多,甚至达到了“枢纽撞肩摩”的程度,可见庙会的盛况。

二、龙树峪庙会的生活2014旅游开发后,传统龙树峪庙会的空间构成发生了变化,寺庙得到重建,布局规划更加细致,公共设施逐步完善。与传统庙会相比,龙树峪庙会这辈子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继续往下看。

在开发之前,龙湖谷内有许多人文景观:华佗庙、龙湖菩萨庙、黑湖灵官庙、娘娘庙、关帝庙、石燕庙、黄三庙、官毛石、峨山桥,还有许多石雕,如“渐入佳境”、“天桥古道”、“石门寺”等。自从开发以来,已经添加了许多新元素。

1,弥勒佛石像

新建成的弥勒佛石像坐在东西,高23米。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华佗的传说,于是弥勒佛被赋予了新的“传说”:

“赵匡胤念华佗之恩,下旨重修华佗寺。见一石墙拖脚如地,呆立不动,毛大惑不解,遂剖开石墙,惊现弥勒石佛,坐东朝西,含笑众生。石长山高后,石墙磨面。今天我又在挖,像以前一样爱佛,庄严,坐在山上……”

不管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弥勒佛的雕塑本身就是龙居谷发展中增加的一个亮点。它不仅是游客进入山谷看到的第一个景观,还与上山途中一个山洞里的睡佛像遥相呼应。

图3弥勒佛像

2.双龙珠

龙树峪山前的小广场上,有两根高大的柱子,每根柱子上各有一条龙,龙头朝上,名为“双龙柱”。作为一种新的景观,在建造之后,它也被赋予了新的解释:

“相传火龙与水龙带在此交战,四方有难。佛祖派龙舒菩萨降服二龙...龙旋柱直,龙珠吞,干旱时雨水洒得到处都是,洪水时阳光普照,千百年来保护了整个生命……”

图4双龙柱

3、更衣楼,钟楼。这两座塔位于龙虎峪的主要寺庙华佗寺的正对面,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的。更衣室是当地传说中华佗养女探望米歇尔·普拉蒂尼时居住的地方。它与原有的历史文化相联系,也是还原原有文化景观并展现给大众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单纯的游客,还是烧香的香客,来到这里,都会感受到钟楼上震耳欲聋的撞钟声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和震撼。

第三,龙树峪庙会下各种活动的表现。如今,龙树峪庙会的文化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伸。这里不仅有体现信仰文化的“华佗诞辰文化旅游节”和“道教祈福仪式”,还有以“祈福告白、求医问药”为主题的庙会活动,还原华佗干女儿拜见米歇尔·普拉蒂尼的民间故事。

图5 2018清明庙会“朝山”习俗复原。

一年三次的庙会,有音乐、舞蹈、锣鼓表演、青年歌舞音乐会、古典音乐会等多项活动,并依托当地的龙水龙传说,开展“打龙,闹仙山”的活动,活动有舞龙、锣鼓表演,可谓丰富多彩。此外,庙会期间还引入了各种非物质文化表演,如天塔舞狮、凌波转鼓、侯马皮影戏、刺绣、面塑等。也很集中,而且都在华佗庙附近。游客还可以感受到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图6庙会上的皮影戏

第四,文说龙之谷因两条龙争斗的传说而得名,后来因华佗信仰而流传更广。龙树峪庙会文化景观的拓展和文化空间的延伸,离不开当地的传说和故事。双龙柱呼应了两条龙的争斗,而弥勒佛石像和更衣室则反映了当地对华佗的信仰。同样,庙会活动也与这两者有关,“水龙闯庙会”和“华佗生日会”就是很好的解释。然而,从景观和活动的重点以及公众的认知来看,华佗信仰仍然是庙会的主要信仰,因为庙会首先是在华佗庙的基础上兴起的,人们参观庙会大多是为了崇拜华佗。不能忽视的是,还有相应的景观,从南到北告诉游客龙沟的由来,告诉他们双龙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