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歌
雷波县位于彝族和汉族文化的交汇处。当地民族文化富有特色,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彝族民歌最具特色,既有因封闭居住而固定在不同历史形态中的原生态彝族民歌,也有长期融合彝汉文化而不断发展的现代彝族民歌。雷博彝族民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古老。它们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民歌的代表,是多姿多彩的彝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彝族四大文化品牌之一,又称火炬文化、服饰文化、毕摩文化。
流传至今的彝族民歌有5000多首,主要分为婚礼歌、丧葬歌、情歌、新年歌、竞赛歌、劳动歌等六大类,以及毕摩、苏尼人演唱的歌曲,并在三个方言区形成了四种独特的风格:一是“瓦岗索什诺群”地区的民歌,夹杂着“生诈”方言;二是“瓦岗索石霍格”地区的民歌,伴有“该地”(阿杜)的色彩;第三,伊诺方言区的西宁、山岭岗、马井子、磨红等地的民歌是彝族特色最集中的地方。第四,上田坝、永胜、晋城、黄浪杂居区有彝族、汉族文化交融特色的民歌。
2006年6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