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走出电影院,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仍旧是刚刚电影中的场景。

张果果倾尽全力照顾四胞胎家庭;陈鹏、王敏佳和李想在特殊年代中的友情和爱情;“晃晃”叔叔沈光耀驾机撒下的罐头;吴岭澜在清华一角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四条时空线,四种人生选择,四种人生意义。

我的家乡是东北腹地的一座小县城,小到骑个自行车横穿整个县城只需不到十分钟,直至几年前,整个县城中最高的建筑仍然只有七层,那时候,我们全县城只有一所小学。

小田是我的小学同学,瘦瘦的,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为人老实,不爱说话。记忆中,我俩貌似还坐过前后座。小田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年秋天收成的时候,家里人手不够,小田常常会被父母拉过去帮帮农活。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田的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差。那时,我们班主任制定了一项学习互助制度,由学习好的同学帮带学习差的同学。我的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所以有一段时间,就是由我来帮助辅导小田。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是非常不懂事。因为许多我认为理所应当掌握很快的知识,小田的学得非常吃力,而我不仅没有想法设法去给他讲解,反而还和同学一起在背后议论。仅仅不到一周的功夫,我就放弃了,跟老师申请换了一个互助对象。后来,也陆续有三四个同学去帮助辅导小田,但大都以失败告终。

大约是小学五年的时候,小田退学了。那个年代,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退学的很常见,大家也都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有一种窃喜,因为拖班级成绩后退的,又少了一个。小田也就这样淡出了我的生活。直到几周前,当年的小学班长组建了一个小学同学的微信群,小田也在群里。

十几年没有联系的小田,如今已是省会城市一家健身房资深的私教。照片里的小田,高大,结实,早已不见当年的瘦弱。儿时木讷少语的他,如今已经是健身圈中名气颇高的网红,并且经常在圈里组织一些小的健身课堂或者参加一些健美比赛。

我没有与小田联系,因为我早已习惯了在群里一言不发地看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后来,从他人口中得知:这些年中,小田搬过砖、当过学徒、摆过地摊、送过快递……

我知道,如今的他一定是经历生活的风吹雨打才变得如此成熟自信,才最终寻得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前段时间,网上盛传云南鲁甸的“冰花男孩”,在副驾驶上度过900个长夜的武汉三岁小女孩,在垃圾桶上写作业的长沙小男孩,那个用六岁幼小身躯撑起自己和奶奶生活的小女孩,那个每天捡垃圾的年仅两岁的先天性心脏病小女孩,那个在隔离罩内考试却仍然考了95分的患癌男孩……

与此相对比,我们有多少的孩子生活在阳光下,却不懂得珍惜。那些个因为买到想要的零食就对爷爷奶奶拳打脚踢的孩子,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和他们同龄孩子连一日三餐都吃不饱吗?那些每天父母车接车送去上学却在教室中迷糊打盹的孩子,会知道世界上还有他们同龄孩子小学都没上完就辍学回家的吗?

我们不曾想象过,在当今万象更新的大好时代中,在色彩斑斓的万千世界中,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在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撑起生活的苦难,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在命运的重担下依旧保持着一颗向上的心。

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没有谁的日子是阳光明媚的,没有谁的人生总是按照既定轨迹一成不变的,我们都生活在如此繁华美好却又令人焦头烂额的世界中。

还记得刚刚毕业的时候,微信群里大家总是在怨天尤人,有的哭诉领导不近人情,有的抱怨生活单调乏味,有的觉得自己能力水平不应埋没在此……有意思的是,每当有人出来抱怨的时候,下面总是会有一些羡慕他的人,总是会有人说“我比你惨多了……”

那年临毕业时候,我们学院有几个支边名额。支边指的是那种上高山下海岛,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与日月***舞,和天地为伴。当然,如今早已不见了像电影中的李想那种让优秀的人去支边,以支边为光荣,每个人都积极踊跃报名支边的场面。当然除了那些自愿去支边的同学,当时学院领导主要针对那些成绩排名靠后,表现较差,甚至带有处分的同学,去开展说服教育,给他们做功课。那一年,我们学院支边的地点是海岛,是那种与大陆三个月通航一次的小岛屿,哪里甚至都没有手机信号。

越是临近最后,越是能看出情分深浅。临近最后抉择的那几天,每个人为了躲避支边,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不惜撕破了五年的同窗情谊。在支边同学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学院还特意为他们举行了一场小小的送别仪式。

可是,谁曾想过到,两个去支边的同学,最后竟然落得了最好的结局。他们没有被发配到那个远在天涯的小岛上,而是在南方的某一大城市中安家落户。现在回想毕业时候的众生丑相,真的令人怀疑人生。

最近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真的读得异常艰辛。我本身是个理科生,从小到大对文字都没有感觉,更别提深奥又烧脑的哲学了。但是,我仍旧坚持读完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书中那么多种看待事物、生活甚至人生的角度。从尧舜禹时代直至民国时期,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道家、儒家、阴阳家、法家、禅宗、理学……无一不是博大精深,无一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书中有一篇章,讲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们若都是遵从作为动物的本性去做事情,这是属于自然境界。若是明白了什么是有利于自己,并去做那些利己的事情,这是属于功利境界。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属于社会的人,并自觉承担起那份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属于道德境界,也就是贤者。当他在生活中已经与别人、与社会不分你我,达到万物归一的时候,这是属于天地境界,也就是圣者。

无论是道德境界还是天地境界,我想他们一定都是认清了自己社会属性,同时承担起了作为社会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毫不犹豫地无比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正所谓“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达到圣者似乎不可能,同样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贤者的境界。但是,我想,若是人人都能以贤者为榜样去生活,我们便不会对过去的日子留有遗憾,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也会因为每个人的不懈努力而更加美好。正如书中最后说“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同样,人必须先经历很多事,然后才能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