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大熊猫的作文?
2004年9月,卧龙山区一直笼罩在浓浓的秋意中。9月2日,刚到卧龙,就得到华美生下双胞胎的好消息。虽然去过卧龙很多次,但还是第一次赶上熊猫的产犊期。
当晚,华美生下一对雄性双胞胎时,魏荣平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进行人工饲养,并将另一只轻轻放入华美温暖的怀抱。魏荣平深知,在这个备受瞩目的地方,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成为世人不可原谅的遗憾。对于第一胎的美丽,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不敢掉以轻心。
魏荣平是卧龙大熊猫繁育中心的主任。他从早到晚都在农场里,巡视和指导熊猫的分娩工作。对他来说,喜悦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毕业,1992在卧龙工作。做过饲养员、兽医、育婴师等基层工作,扎实、细致、耐心。他是一个非常友好的领导。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伟哥”。
第二天一大早,魏荣平早早赶到华丽产房,才发现初为人母的华美明显缺乏经验:把幼崽抱得太紧,以至于无法爬行寻找乳房,也没有吃到初乳。但是,华美的学习能力无疑是出众的。经过一些矫正练习,她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尽管她的育儿方式并不完美。这让大家喜出望外,因为在人工繁殖的状态下,很少有年轻的大熊猫妈妈会在刚生孩子的时候照顾孩子。
华美,端庄美丽,是卧龙大熊猫妈妈中的明星动物。它有几个第一:它是卧龙81圈养大熊猫中唯一的“美籍华人”——1999出生在美国,所以它的名字里有一个“美”字。在美国,华美和妈妈白云一直活到两岁断奶,2004年3月回到祖国。华美是卧龙圈养大熊猫的第一个后代——母亲白云出生于1991,是卧龙第一个存活下来并进入繁殖的后代。
我的第二代成功产下双胞胎,科研人员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尤其是经历了研究中心艰难岁月的第一代,心情更加复杂。卧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从2003年的75只增加到2004年的865,438+0只,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的一半以上,这使得它们必须确保光明的未来——前面的路越来越宽,但也越来越高,越远。
熊猫妈妈爱抚宝宝的神奇而复杂的方式。
在整个动物界,大熊猫的繁殖行为也是极其独特的,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熊科的烙印。所有的熊都会产下弱小发育不良的幼仔,出生幼仔与成年体重的比例是动物界最低的,从1/300到1/200不等。大熊猫的新生幼仔是熊中最多的,为1/933。在数千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大熊猫逐渐演变成一种非常独特的繁殖行为。为了喂养不成熟且体重极轻的幼崽,熊猫妈妈比其他任何动物的妈妈都更用心,也有更复杂的方式方法来照顾幼崽。
在2004年的五只大熊猫妈妈中,有两只是来自野外的高龄妈妈——雷蕾和20 #。Gaga虽然来自野外,但是极其温顺,母性十足。
在野外,大熊猫的产犊期是秋雨连绵的季节,阴冷潮湿,气温只有十几度。而熊猫妈妈的“手”可以抱着、抱抱、抱抱宝宝,它可以用手掌、前臂、后肢、下颌骨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恒定的“婴儿”,保持在34 ~ 35.5℃(熊猫的体温)。
宝宝刚浮出水面时,经验丰富的Gaga立刻用嘴叼起它,放进襁褓里——出生后的前20天,Gaga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给宝宝盖被子,还经常对着襁褓呼气,调节襁褓的温度和湿度。嘎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压高于空气中的分压,刺激幼仔深呼吸,有利于肺部的充分扩张。
分娩后的一段时间,Gaga停止进食,排出粪便,以坐姿抱着宝宝。除了喂奶,Gaga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舌头舔宝宝的全身。哺乳后,舔它的嘴唇、脸和全身;排便前舔其肛门及会阴,直至排便完毕。Gaga的唾液中含有铁蛋白,对口腔、呼吸道、肠道感染有独特的免疫力。嘎嘎的舔舐行为还能促进幼仔的微循环,保持皮肤温度,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此,和初乳一样,熊猫妈妈的舔舐行为是熊仔生存的必要条件。
三个年轻妈妈显然没有Gaga那么有耐心。喂奶后,他们往往会草草地舔舔宝宝,然后用宽大的手掌拍遍宝宝全身——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更容易。而且它们经常趴在地上,这样可能会舒服省力,但是翻身或者站起来的时候容易伤到幼仔。在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每只熊猫妈妈都有一个监控屏幕,工作人员日夜监控,以便及时处理意外。
五天后,熊猫妈妈开始进食、排便和饮水,但嘎嘎绝不会让她的幼崽离开她。它来自野外,由于在救援过程中它的一只前爪严重受伤,不得不被截肢。第四次生孩子的“断掌妈妈”照顾孩子得心应手:她用断臂抱住幼仔,用完好的前脚掌取食;或者把孩子放在腹部下面,用两脚勾住宝宝。从2000年初出生至今,Gaga已经产下4胎5仔,全部存活,是最令人敬佩和放心的熊猫妈妈。
20天后,熊猫妈妈开始和她的幼崽玩耍,把它们捧在手中,用嘴轻咬或拱着鼻子。1个月后,母亲哺乳次数和舔舐时间减少,但与幼崽玩耍的时间和频率增加——玩耍锻炼了它们的体能。
在卧龙的两个多月里,我有幸看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到3个月大的婴儿。当我亲眼目睹大熊猫妈妈不同寻常的育儿方式时,我由衷地赞叹,大熊猫妈妈能养育出如此弱小的幼崽,这是自然进化史上的生命奇迹!
熊猫“爸爸”的奇迹
只有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繁殖特性,亲眼目睹如何哺育幼仔,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大熊猫的人工繁殖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从1999开始,每年来卧龙拍照记录大熊猫人工繁育情况的何海洋感慨地对我说:“一群男人,不是一个女人,自己带这么小的生命,真的不容易!”
在圈养条件下,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仅为38.7%,远低于其他动物。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提高,雌性大熊猫产下双胞胎的概率越来越大。在卧龙攻克人工繁育大熊猫的难关之前,只有一对圈养出生的双胞胎能够存活,因为大熊猫妈妈无法同时抚养两个孩子。卧龙圈养大熊猫种群增长迅速,得益于保护区能成功养育那些大熊猫妈妈无法养育的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