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的挚友,曾助贺龙一臂之力,后被学生出卖,慷慨就义
1951年4月29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开打不久,毛主席从百忙之中腾出手来,给一位名叫“陈文新”的武汉大学女学生作了一封饱含关切的回信:
毛主席为何要作这封回信,信中的陈文新母女和主席又有怎样的交情?这一切都要从主席早年的一位挚友陈章甫说起。
1894年7月14日,在甲午战争即将爆发的前11天,在广西梧州的一个贫寒的“外乡人”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母给男孩起名陈昌。
陈昌就是陈章甫。
1902年,由于父亲工作的商铺赔本,8岁的陈章甫随着家人一起回迁父亲的老家——湖南省浏阳县西乡土桥炭坡陈家屋场,这一迁看似不打紧,实则彻底改变了陈章甫的人生轨迹。
1911年,恰值辛亥革命那年,17岁的陈章甫考上了长沙的一所“中专”,也就是日后改叫“湖南一师”的鼎鼎大名的师范名校。
3年后,湖南一师合并了湖南四师,20岁的陈章甫由此结识了比自己长半岁的毛主席,两人意气相投,互相引为知己,缘分由此开始。
陈章甫在一师时期也是位“名学子”,他擅长演讲,为了练习此技能,他常常独自步行到湘江边,面对滔滔江水、萧萧北风,大声讲演高呼,颇有一番远大抱负,人称“雄辩部长”。
1915年春,陈昌甫和毛主席、蔡和森等学友一起建立了哲学研究小组,在他们***同的恩师杨昌济的指导下,定期研究哲学问题,研究当时风靡一时的《新青年》上的新思想、新文化问题。
当年暑假期间,陈章甫还和毛主席一起住在浏阳门芋园内,互阅日记,和当时的 历史 老师、后来成为著名的语言学泰斗的黎锦熙先生***同探讨学问。
黎锦熙在看了两人的日记后,给出的评价是“皆大可造”。
在毛主席眼中,陈昌甫是少有的“有志之士”,可以与“奇杰、非常之人”相提并论。主席那份非常出名的“求友广告”就是和陈昌甫合作完成的,联系人那里写的就是陈昌甫。
为此还闹出过一些颇为有趣的误会。
据说,当时广告单子曾被贴到过一所女子师范学校附近,师范的校长非常生气,误以为这是在“有人在搞对象”,于是按图索骥,找到陈章甫,一顿质问,才方知误会太深。
原来人家是青年才俊,想要寻找同道中人。
当然,从事后的情况来看,这次的“号召”并不那么成功,只收获了“三个半”新朋友,实在不如人意。
但是等到3年以后的1918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那年,毛主席、陈昌甫等人终于风风火火的把一个朝气蓬勃的组织“新民学会”给建立起来了。从此,这个组织成为号召湖南有志青年的一面旗帜。
当时光的指针指向1920年,26岁的陈章甫早已成家立业多时,他娶了位名叫“毛秉琴”的夫人。
由于同在一师附小工作,陈章甫一家和毛主席都住在天鹅塘青山祠的一所房子里。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家务由毛秉琴打理照料,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形同一家。
据一些资料所记,当年冬天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时,就是由毛秉琴等人帮忙张罗的酒席,而且毛秉琴还把自己的结婚礼物拿来给毛主席夫妇布置新房,两家人关系之美,不外乎如此了。
1921年春,按照毛主席的建议,陈昌回到自己家乡的母校——浏阳金江高小任教,他要借着这块熟识的阵地来宣传进步的新主张。
那时,最进步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是为下层工农代言的,陈章甫在这里就是要力行亲近工农的理念。
所以在陈章甫的建议下,学校把数百亩的荒地,开辟成了可以年产数千石粮食的农场,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参加农耕,陈章甫亲自带着学生们耕作,一派朝气蓬勃的迹象。
他们利用卖掉谷子的一部分经费,开办了浏阳首个女子学校——金江女子职业学校。此外,还把金江农民夜校也给办了起来,一时间,女子、农民都可以接受教育,中国的最伟大的力量——以前被贵族们排除在外的民众们开始了觉悟。
陈章甫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中***党员,并担任支部书记。
1923年以后,浏阳革命形势恶化,陈章甫回到长沙,接受湘区党委新的指示,在附近各县以任教的名义,进行党建工作,也就是完成建立、发展党组织的任务,成绩斐然。
尔后,1924年春,随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合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这个时期就被称为大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的主题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就离不开枪杆子。
陈章甫由此做起了军事运动的工作。
他奉中***湘区特委的命令,到湘西去了解各军阀部队的情况,尽可能找到倾向于革命的军队,为革命所用。
1924年11月,陈章甫找到了贺龙。据旁人回忆,在众多军阀中,陈章甫唯独和贺龙谈相谈甚欢。陈章甫以他那雄辩的才能和刚正慷慨的气概引得了贺老总的认可,这既成为贺龙和***产党人接触的开始,也为之后陈章甫的军事生涯做好了铺垫。
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之前,陈章甫又被派到贺龙部队中去,给贺老总所办的政治讲习所充当政治教官,为北伐军培养倾向革命的营、连级军官。这些军官成为日后北伐和南昌起义的重要力量。
当年夏天,当北伐顺利开始时,陈章甫又被派到湖南常宁的水口山铅锌矿去,他着手成立了总工会的同时,果断利用从反动派手中搞来的80条枪,成立了一个工人军政训练班,这支部队后来也成为湖南暴动的一部分力量,还上了井冈山。说起来,这都是这些有志之士在撒革命种子呢,时髦的话就是说布局呢,这可是一盘自觉行动起来的大棋局。
还和何叔衡一道在矿附近的农村搞了18个农会,会员达到2万人,在1927年5月1日召开的工农联合大会上,公开判处了当地大恶霸死刑,大快人心。当时蒋介石在南京已经叛变革命,汪精卫正在徘徊中。
之后陈章甫又被派到35军2师当政治部主任,军长是后来的“屠夫”何健,师长刘建绪。汪精卫也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陈章甫从这两人的眼皮子底下死里逃生,到达南昌后,在老相识贺龙的二十军中任团长,随之参加了南昌起义。在部队转战广东时,曾经率部接应周恩来总理,之后部队被打散,辗转回到湖南。
1929年春,在经过几个月的联络后,陈章甫终于练习到了组织,他受命到上海,以大学老师的身份从事革命工作。
1929年冬,可能是考虑到他和贺龙的相识的关系,上海党中央决定派他为中央特派员,远赴贺龙建立的湘西根据地,参加红军的领导工作。
1930年1月,陈章甫在赴任途中,路经澧县时,偶遇自己当年的学生唐佑越,此人求学期间曾受到陈章甫的资助,当时已经成为澧县县长。他以给老师接风洗尘为名,将陈章甫诱捕,可耻地得到了3000元奖金。
得到消息后,“屠夫”何健、刘建绪立即派人把曾经的同事给押到长沙陆军监狱。
他们先是打同事牌,以官钱利诱,被陈章甫拒绝;后又打獠牙牌,以严刑逼供,陈章甫威武不屈;百般无奈下,又打出了亲情牌,将陈章甫老婆毛秉琴和三个女儿带到监狱劝说,结果得来的只有陈章甫:“献身党的事业,是我生平志愿,今日我为党的事业而死,正是死得其所”的话语。
于是2月23日,陈章甫在长沙浏阳门外英勇就义。
同年夏秋之际,当毛主席率兵围打长沙时,陈章甫的夫人毛秉琴曾带着孩子们来看主席,告知以陈昌的消息,主席听后很悲痛。
相信,主席晚年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执着,既与他高人一等的眼光有关,也与自己的亲友曾经一个个为信仰而倒下,不能辜负他们的事业有关。
21年后的1951年,当新中国早已建立,为血百年国耻而战时,毛秉琴让自己的三女儿,当时已经成为武汉大学农学院学生的陈文新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写了问候的信息。
毛主席得知后,于百忙之中亲笔回信,勉励故友母女,为国奋斗。信封上的“武汉大学”四个毛笔字则成为现在武汉大学的校名题字。
浏览陈章甫的日记,在1916年3月28的日记中有言:
陈章甫,他不愧于自己的所言,他是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当中的一员,当为后辈模范。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中央文献研究室,湖南省委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06-1920.11).1990.
[2] 《革命烈士传》编辑委员会.革命烈士传(第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沙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长沙文史 第14辑[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沙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94.12.
[4] 吴海坤.毛泽东与姓名艺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 李烈主编.贺龙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持续推出 历史 系列文章,欢迎您的收看,谢谢您的支持,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