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男不带天,女不带仙”,是何意?
在古代,大多数劳动人民对名字这种事情不太在意。因为古代王朝太平的时候,老百姓一般很少离开本村:一来是封建王朝不鼓励农民到处乱走,二来方言问题也导致农民离开家乡以后,沟通不便。因此,古代主流百姓起名字很随意,往往是狗蛋、二狗子这样的名字。家里稍微有点条件的,会考虑请私塾先生给取名。
先说“男不带天”。古代华夏人信仰上天,皇帝每年都要去天坛祭天,并且皇帝的皇权来源也是“天授”,因此皇帝自称天子。这种氛围让老百姓对上天极为敬畏。而且古代老百姓认为,起名字尽量以卑微为主。因为一个人的福气如果不够强,那么取的名字太高端,可能导致孩子养不活(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古代农民给孩子取名叫二狗子、狗剩子的原因之一)。
当然,更多时候,很多人一辈子连名字都不曾有过。比如说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的本名叫刘季,刘邦的二哥叫刘仲。很多人不明就里,以为这是刘邦和他二哥的本名,但其实,仲和季是古人的叫法,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刘邦的本名叫刘老三,而刘邦二哥的本名叫刘老二——换句话说,刘邦兄弟俩原本没有名字,但司马迁不好明说,只好委婉记录。
而天这样的字样,如果给孩子用在名字里,很可能导致孩子受不起这样高端的名字,从而影响寿命——古代农村医疗水平太差,因此婴儿夭折率很高,古人将这种夭折率理解成是福气不够的原因。这便是“男不带天”的原因。
再说“女不带仙”。在当下,很多女孩子被叫做“小仙女”,但是在古代,这是一种不吉利的体现。因为在古代,“仙女”只有是天帝的女儿,才能有这样的尊号,而凡人家的女儿如果明知有一个“仙”字儿,容易折寿:因为这样给女儿取名字,会导致天上的神仙愤怒,进而导致女儿的成长之路存在很多不幸,甚至有不好养的情况。
其实古人对于这类忌讳也并非完全在意。比如南宋著名宰相文天祥,他的名字里面就有一个“天”字。清朝名臣慕天颜,他的名字里面也有一个“天”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于古人来说,“天”这种避讳并不严重。古人对于这种忌讳尚且并不看重,更不用说我们现代人了。因此这类民俗,我们当作一个传统来了解就好,不必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