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动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关联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主要研究产业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主要用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来解决。

简介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关联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主要研究产业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主要用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来解决。

它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相关产业的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和产业的溢出效应(包括产业敏感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就业和资金需求)。

产业关联理论的萌芽阶段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威廉·配第及其早期的同时代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方法,包括把生产看作是一个循环流动的观点、生产中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剩余等。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即把生产看作一个循环过程,以经济剩余的形成为核心来描述再生产过程。他是经济史上第一个用图式方法描述社会再生产过程全貌的人。马克思对经济表评价很高,并做了标记。表格通过描述在所谓的“租地农民”、“土地所有者”、“非生产性阶级”之间的五个流通过程,最后显示产品全部销售一空,钱也流回了起点,可以在下一年简单再生产。马克思说:“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条粗线表明,人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度产品如何通过流通来分配,使其简单再生产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继续下去。前一年的收获,当然构成了生产期的起点。无数的流通行为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大量具有社会特征的运动——

几个巨大的功能明确的经济社会之间的循环。”后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接受了生产是循环流动和经济剩余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并在魁奈《经济表》的启发下形成了自己的再生产理论,确立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和均衡条件。

应该说,这一阶段的理论对产业关联理论的形成意义重大,它借鉴了古典经济学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系统的思想,正是通过继承应用图来描述再生产过程,才产生了投入和产出。另一方面,正如波兰经济学家朗格所说,“列昂惕夫的产业间关系理论是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并且他将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图式改写为列昂惕夫表,从而建立了马克思的两部表达式与列昂惕夫表的关系。事实上,扩展的再现图式也可以重写为列昂惕夫表。但是,马克思对两大类的划分是一种科学的抽象,要运用到实际的统计和分析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据斯威齐(保罗

米(meter的缩写))sweezy),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实经济关系与价格和利润的经济表征之间寻找一个定量的表述,即“转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和肯定的引用。因此,在马克思之后,列昂惕夫在柏林大学的导师博尔特·凯维奇(Laduislaus

Yon Bortkiewicz)给出了另一种按价值计算价格的方法。列昂惕夫根据这个想法继续他的研究。

产业关联理论的产生阶段

生成阶段(1874-1953)。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正式制作阶段。

产业关联理论的早期阶段

1874年,瓦尔拉斯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领》中提出了“总均衡理论”。瓦尔拉斯提出如下假设:(1)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2)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是固定的;(3)规模收益不变;(4)家庭是商品的消费者和要素的供给者,生产者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模型只包括家族和厂商。但是,给定一组价格P1...PN,整个经济系统将同时达到均衡。列昂惕夫认为,总均衡理论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使我们能够考察高度复杂的横截面关系,这种关系将任何局部初始变化的脉动传递到经济系统的远角。投入产出理论是所有平衡方程系统的简化。列昂惕夫在总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假设:(1)产品必须是同质的,即它们具有相同的用途、过程和投入;(2)已知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只调整产量;(3)生产函数是线性的;(4)输入不能相互替代。在此基础上,首先根据马克思划分经济部门的思想,将大量的经济实体概括为有限的经济部门;其次,增加中间产品,通过相互投入产出突出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再次,把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整合成一个以供求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为轴心的系统。

“总均衡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强调价格的核心调节机制,后者将其内化。从数量可以推导出价格,也就是p。

(I-AT)-1Y ',其中p为产品单价的列向量,Y '为各部门最终产值(或增加值)系数的列向量。而从投入产出线模型q=(I-A)-1。

y '也可以用来推断产品总量。q是总乘积列向量,Y’是最终乘积列向量。以上两个公式是投入产出模型中的价格决定机制和产出决定机制。产业关联理论对价格的处理与经典理论是一致的,即价格作为一种分配因素,并不决定生产的数量,但可以从生产数量系统中推导出来。

里昂惕夫产业关联理论的另一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四部门经济中,凯恩斯将经济主体分为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四个部门。国民收入(M)由四部分组成: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总支出(AE)也分为四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出口(X)。计算国民收入时,NI=AE。

=c+I+G+X .根据四部门模型,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均衡解和一系列乘数。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都是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从国民经济的平衡来确定数量关系。前者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后者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两者都侧重于因子分析。前者用一系列乘数揭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用消费系数、折旧系数、劳动报酬系数、社会净收入系数、感应系数、影响系数、生产感应系数和依赖系数分析内部要素变动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方面,前者不考虑中间产品,只涉及总增加值(国民收入),而后者通过对中间产品的研究来分析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前者以国民收入总和为研究对象,后者以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投入产出理论就是不同部门的国民收入理论。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帕西内蒂(1993)给出了一个纯劳动经济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正式生产时期:1925-1953年前。

工业关联理论的创始人列昂惕夫早年就读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后赴德国获得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1931年赴美研究美国投入产出表。他精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理论。1925年在德国基尔出版了《俄罗斯经济的平衡——方法论研究》。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1928发表了产业关联理论的早期成果,提出了两部门投入产出体系,将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经济过程。1932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投入产出研究,1936年在哈佛大学经济与统计评论发表《在美国经济体系中》。他的名著《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发表于19438+0,系统阐述了投入产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正式出现。由此形成了“系统量化复杂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方法”。在上述著作中,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模型,同时,其他模型(如行模型、列模型、相对价格模型等。)可以从这个模型中导出,并且可以计算和使用一系列系数。综上所述,列昂惕夫在理论上吸收了古典经济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全平衡理论”和国民收入理论的一些思想;受魁奈的经济表和前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棋盘表的启发,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产业关联理论。该理论诞生后,在列昂惕夫的指导下,被应用于美国劳工部编制的第一份官方投入产出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1953—)自1953以来,产业关联理论进入了动态化、最优化、应用多样化的新发展时期。应该说,产业关联理论的动态研究是该理论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

产业关联理论的模型从静态发展到动态。

早期的模型是静态的,其数学方法只涉及线性代数,无法解决动态问题。一方面,变量不涉及时间因素;另一方面,模型是所谓的“开放模型”(open

Model),即关于最终需求(如投资)的信息不是投入产出模型的内变量,而是作为静态外生变量给出的。(如果它不能反映投资对下一个再生产周期的制约作用)相应地,“封闭模型”(closed

Mode1)是指将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作为内生变量处理的投入产出模型,使最终需求成为模型中由各种因素决定的部门。早在1948,戴维·哈经四就以微分方程的形式提出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列昂惕夫在1953发表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以微分方程的形式讨论了投入产出动态模型,并将其分为封闭模型和开放模型。但微分形式反映的是连续的时间过程,实际经济活动中很多变量是离散的。因此,用离散变量反映经济过程的差分方程是有实际依据的。当差分方程反映工业经济过程中的特征时,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一定的差分区间内,工业经济活动是动态的,在一定的差分周期内,工业活动是静态的。1970年,列昂惕夫发表了著名论文《动力学反演》,研究了以差分方程形式表示的动力学模型。差分方程动态模型实现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投资系数矩阵的动态化。不仅可以根据经济问题的需要选择时间间隔,还可以考虑投资的时滞。然后是前联邦德国学者彼得·卡尔斯·门巴克(Peter

Kalmbach)和奥地利学者海因茨·库尔茨提出了一个可变系数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芬兰学者皮尔科·奥芬。

Ahmavarra)研究了包含人力资本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中国学者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1987年8月,他们完成了辽宁省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从模型的发展来看,动态投入产出分析实际上给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即分析各部门产出的增长过程。新增长理论兴起后,一些学者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转化为线性内生增长模型。

产业关联理论模型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线性规划出现后,没有“最优”思想的投入产出理论向最优化方向发展。日本学者Tsukiji建立了一个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与动态线性规划联系起来的应用模型。而R. Dorfman、Samuelson和R. M. Solow则结合线性规划提出了投入产出结构动态分析的所谓大道定理。

此外,西方经济学家还建立了CGE(computable general)

平衡).利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引入投入产出表,使其成为一个“可计算”的模型。该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投入产出和线性规划相结合建立的生产供应模型;另一部分是需求函数建立的最终需求模型。

深化产业关联理论模型的研究

1.60年代,前苏联瓦涅姆奇诺夫院士提出边界向量法,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陈锡康研究员将其拓展为生产要素向量。1991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城乡之间的投入-职业-产出表《中国城乡经济投入-职业-产出表》。

2.还提出了非线性物理模型(1981),刘提出了对称模型(1986),中国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守义提出了“嵌入式投入产出表、模型与优化”,分析部门最优结构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收益。系统科学研究所的薛新伟、王东等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灰色投入产出理论”,薛新伟(2000)也研究了具有隐含因素的投入产出模型,王乃静研究了非线性动态模型(1989),冯舒等人先后研究了模型与模糊数学的结合,江(1996)也应用了神经网络理论。

3.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德·柊司教授将投入产出表纳入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入无形生产部门,从而实现了从早期的MPS体系向SNA体系的扩展。

4.表格编制和模型计算正在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前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格赫里希等人于1975年开始了计算机自动制表的研究,前苏联也于70年代开始研制计划计算自动化系统。

5.利用混合技术获取制表数据。获得列表数据通常有三种方法:调查法、非调查法和HYB。

RID技术(局部调查法)。陕西财经大学(1989)的郭巨教授提出了混合技术,既克服了调查法编表的时间长,又克服了非调查法的不可靠性,将前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6.系数修正方法不断改进。从编表到应用有一定的时滞。英国的查德·柊司教授首创了RAS法来修正直接消耗系数,后来又有许多研究者提出。关于投资系数的修正研究很少。于洪君等人在1987中提出了一个修正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机械设备占建筑安装工程比重的变化率、投资年增长率和产出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产业关联理论的实际应用日益多样化。

列昂惕夫在其著作《投入产出经济学》(1986版)中将投入产出理论应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分析、裁军对经济的影响、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1)从应用角度看,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经济领域,并延伸到国际经济范围。列昂惕夫早期曾用它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

目前,它扩大了地区、部门、企业、地区和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1977年,列昂惕夫发表了《世界经济的未来》,研究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1985年,日本编制了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投入产出表。(2)应用的内容不断拓展。从最初的产品投入产出表,到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环境、劳动占用、非物质灰色要素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研究其他专门问题,如能源、环保、水资源、人口、人才、教育、银行、会计、信息等。它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产业关联的理论应用越来越广泛。

罗斯托和赫希曼都把产业关联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之一;1975年,日本学者福井由纪夫利用日本投入产出表进行三角分析,将日本全部63个产业划分为6个产业群。钱纳里和渡边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分析了美国、日本、挪威和意大利29个工业部门的数据,将产业分为四类:中间投入型产业(I)中间投入型制造业(II)、最终需求型制造业(III)和最终需求型产业(IV)。这种理论,尤其是动态理论,是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规划。由于其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济微观结构、中短期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基础上的,因此动态产业关联理论也被称为“微观动态结构分析理论”。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周振华分析了产业关联的变化,即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将从物质流转变为信息流,开辟了产业关联新的传导路径。今天,产业关联理论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实践应用日益广泛。

投入产出技术的发展趋势

1.制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编制了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投入产出技术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经济分析方法和数量经济方法相结合。如计量经济学、数学规划方法、数量统计学、概率论等。

3.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尤其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2)知识、创新和生产率增长;(3)世界经济全球化包括121矩阵中包含的国际投入产出表和C类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4.投入产出表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棋盘平衡表,称为再生产平衡表。在平衡、比例、速度上更科学,在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计算上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