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天津蓟县。
蓟县,古称渔阳,春秋时称为无码头之国,战国时称为无码头之城。秦朝属幽北平郡,唐朝设冀州。新中国成立后为河北省所辖县,1973年9月划归天津,一直沿用至今。蓟县位于天津最北部,京、津、唐、成的中心地带。全县总面积1590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个城市街道办事处、949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80万。我县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居住。春秋时期没有终端国家。隋改称渔阳,唐改称冀州。在1913叫蓟县。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名人辈出,古塔古寺碑刻古墓众多,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对现代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黄崖关长城、翠屏湖、县古文化遗址、中元古代、八仙山、九龙山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黄崖关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盘山被列为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元古代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八仙山被列为国家一级次生林自然保护区,九龙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县内还有国家保护的古刹数千座——都乐寺、白塔寺等文物古迹。这些景点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具有明显的旅游集聚效应。交通通讯便利我县地处京、津、唐、成、秦等城市中部,距北京88公里,距天津115公里,距承德220公里,距秦皇岛236公里。津吉高速,京哈、津威、邦西、保平等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京秦、大秦铁路横贯境内,津吉铁路直达县城。通讯设施齐全,固定和移动通讯方便畅通。这些都有利于我县成为区域性的交通和通讯枢纽。资源丰富,物产丰富,除大量建筑用砂石外,已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数十处。其中大理石品位高,紫泥储量大,分布广,开采价值大,矿泉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各种干鲜果品质量上乘,味道鲜美。核桃、栗子、柿子、红果驰名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还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和水资源。这些为工业和水果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蓟县投资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京哈、津卫公路、秦镜、大秦铁路等交通要道纵横贯穿;华北大型火力发电厂盘山电厂位于境内;邮政电信网络与全世界相连;海关、金融、保险、文化、卫生等服务机构完善;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示范区、旅游度假区、商务服务区、居住区服务功能齐全。完备的城市载体功能、优惠的投资政策、高效的文明服务,让每一位踏上这片土地的朋友都感到温暖、周到、温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崛起的县域经济蓟县,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也是全国首个绿色食品示范区和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近年来,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产业结构日益优化。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6.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27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543.8+0.3亿元。三次产业构成达到16.7:42.3:4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到2002年底,全县水产养殖产值达到6543.8+0.2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2家,全县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66万吨。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一批骨干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县乡骨干企业达到270家。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商贸流通、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