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亭一脉谢氏
★★ 谢姓起源 据《姓谱》、 《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 谢姓在当今人口多少的排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24位大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2%。据《国语 晋语四》记载,皇帝的25个儿子有14人得姓,其中之一有任姓。《新唐书宰相世系》把任姓的起源写的更具体化。说是皇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因以为姓。禹阳的子孙后代建有10个国家,第一为即谢国。谢国地域据考在河南唐河南阳一带,国都在今唐河境内。谢国亡于西周末期,亡国后的谢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形成了中国第一批谢姓人。因此,这一批谢姓人的祖根或者说谢姓最早的祖根在今河南唐河县。谢国亡于申(此指周宣王时所封之“南申”,非周初今宁夏、陕北一带之“西申”,亦非后来建于今河南一带之“楚申”),申国国都为新建于谢国旧土上的申城(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独山一带),故申城当年亦称谢邑或谢城。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掉以谢邑为都的申国后,居住在都城谢邑的部分申国后裔,即以邑为氏,也称谢氏,是为第二批谢姓人。这批谢姓人的祖根在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独山一带。
★★ 在中国历史上,谢姓最兴盛的时期是三国至南朝360多年间,尤其是东晋时,谢氏与王氏长期把持朝政,并称望族,因而“王谢”当年几乎成为高门世族的代称。谢氏历史名人也大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因而东晋名臣谢安、谢玄及其后的许多谢氏名人均祖籍阳夏(今河南泰康),故这些谢氏名连续几代,几乎都自称是阳夏人。现在谢姓人口基本上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侨居于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谢姓的始祖是姜太公的后代申伯。
炎帝五十三世孙姜太公,又称子牙,辅助灭商有功。传至六十三世申伯、申甫兄弟,周宣王念太公开国之功,封申伯於陈留郡谢邑(今河南唐河县南)。申伯子孙便以地为姓。申伯为谢姓始祖,申甫仍姓姜。所以说谢姜同源。
《元和姓纂》记载:“姜姓,炎帝之允。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於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
申伯为周宣王王后的兄弟。王后姓姜,以贤德着称。申伯就以姜后兄弟和国舅的身份取得了一份封地谢。后来,谢被楚吞并,其子孙也就按照当时的习俗,以国为氏,全都改姓了谢。
申伯受封的谢国古邑,在今河南唐河南。《诗·大雅·崧高》:“坛坛申伯,王缵之事,於邑於谢,南国是式。”《诗·大雅》把谢国喻为“南国是式”,是因为周天子的都城在洛邑,而当时的谢国位置正好在洛邑之南,故有“周之南国”之称。这里就成了谢氏的最早源地。
但谢氏的姓源并不止这一个。在申伯之后的这一系源传至唐代时,因为他姓加入,又生出了新的一系。这就是《旧唐书·文苑传》记载的谢偃。谢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齐散骑常侍,姓谢氏”。谢偃,以善赋着称。他被唐太宗召见时,曾当场献赋,规劝太宗不可志得意满,要想国家长治久安,仍要励精图治。谢偃有胆有识,其祖父原本姓直勒氏,后来就改姓为谢了。从此,谢姓多了一个姓源。
==============================================================================
谢姓起源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据《姓谱》、 《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万姓统谱》卷一。五去声二二杩:“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司马迁作《史记》,依据《世本》,不将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而将炎帝附于黄帝,故其名不显。
炎帝为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根据《竹书约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上述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在山东西南部。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竹书纪年》说:“炎帝……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烈山后来成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至于炎帝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帝王世纪》:“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太平御览众“神农耕而陶。”第四,《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