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曾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什么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农村延续至今大体都是按照辈分取名字,不算流行但不过时,过去有的甚至是人未出生,墓碑上早已刻好了姓名,生男生女对应墓碑上取,我不明白的是,万一儿女有多少出生有不同怎么办?莫非就让名字空置着,或者是再增加,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请教过长辈是如何处理的,这个问题至今一直是个谜。
现在农村取名字几乎打破传统了,但是换汤不换药,大体还是按照辈分取名不会变,比如说,每取两辈两字派,要取两辈三字派,按照农村传统的说法是,一代传一代一代压一代,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变,姓氏也没有变。变的是名,既使是给人讨名字,也是讨姓不改名,也是遵照传统延续传统。现在农村不同的是,姓氏不改变,名是乱取了,不按家族规矩来排列。
农村现在取名字,人人都追求荣华富贵清洁平安,一部分人是请先生取,取出的名字重叠,张冠李戴亘相混淆难以区分,因为都请同一个知名先生取名字,取来取去好名字不多取的人又很多,番来复去就有那么几个好名字,就干脆随手拈来都用一个名字,就造成名字相同重叠的人太多,这不利于户籍的管理,等等许多问题的发生,比如说同班同级同名同姓的学生,就发生过点错名的尴尬等等……因为同名同姓,我就发生过交错电费的亊例,供电所负责追回至今三年过去杳无音讯。
取名字就拿自己的名字来说吧!房前屋后房左房右的小辈,夲来不是一个家族的人都顺着我取靠着我取,令人十分讨厌,但又无权干涉,无奈接受承认,我说干脆就与我同名同姓算了,不听家中父母说,我还一概不知呢?
按辈分取名并不是农村人的专利,在过去,这是一种广泛的取名方式,在全国流行。拿我们村来说,在上两代时,还都是按照辈分取名,但到了现在,已经变成了“各取所需”,谁想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不过,就算是现在是各取所需,想要给孩子取什么名字都行,可在名字里仍然不能出现长辈用过的字,这项最基本的原则现在仍然保持着。
比如在某个家庭中,直系亲属或者本家亲属中有叫“刘学文”的,那么在后辈中,不管是儿子、孙子、堂侄、堂孙这些,都不能出现学和文字。
如果有后辈给自己儿子取名叫“刘学农”,那就惹出笑话了。同理,也不能叫“刘从文”,这同样也是要闹笑话的。
在传统平辈取名规矩中,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是字辈,第三个字是相同其实是从字辈这个规矩中发展出来的。
比如第一个姓刘,这个是不能改变的,然后第二个字是辈,比如学字,第三个字才是自由发挥的。
比如家族中老大叫“刘学军”,那么家族中再有男孩子时,要叫“刘学某”。现代取名时,也有叫“刘某学”的,这其实是对古时候取名规矩的一种篡改。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平辈之间,错辈的话,是不能用相同字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奇怪了,过去那么红火的按辈分取名,为什么现在不流行了?过时了?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按辈分取名是什么意思,再来说现在为什么不流行了。
Ⅰ:什么是按辈分取名我们现在很多的规矩,大多来自于明朝。这个按辈分取名也不例外。
比如在明初时,朱元璋给了孔氏十个字,分别是: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也就是说,在此之后,孔氏后人要按照这些字排辈取名。正式开始是从孔氏的五十六代。
比如五十六代有新生儿出生,那么取名“孔希某”,前面第一个是姓不能改变,中间一个是字辈不能改变,后面一个字才是自由发挥的。
当然了,孔氏最初的这十个字,我们可以看到后面五个字中有弘和胤,到了清朝的时候,由于和雍正皇帝胤禛和乾隆皇帝弘历的名字“对冲”了,所以给改成了“宏”和“衍”。
在过去有名望的家族中,大多都是皇帝给赐字,皇帝给出十个字,二十个字,后辈人按照这个字辈去取名字。
在民间,则是由自己家族中的长者来商量着定出。比如在一起普通家族,有可能是拿着一首诗来当字辈,也可能拿着一副对联来当字辈。
总之,就是为了区分同家族中辈分,用什么字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规矩,但一旦用了,那就要严格遵守。
比如一个王姓家族中,字用完了,需要新字,几个同族人一商量,好吧,咱们用“长绳系日虹为桥,琴弦称山月作钩”来当后面的字吧?
众人仔细一查族谱,恰好以上并没有用过这里面的所有字。于是就通过了。于是落在了族谱上,记在族谱上,从下一代起,开始用这对联中的第一个字,也就是“长”字。
当有了新生男丁时,取名的规则是:姓当然是不能改的,字辈也是不能改的,只有第三个字能自由发挥,所以这个新生儿的名字必须叫“王长某”。以后,同族中相同辈分的都必须是“王长某”。
等到了这一代人的下一代时,就该第二个“绳”字了,也就是要取名为“王绳某”。以此类推,用完再商量着找字。
所以,以前的族谱想要查辈分,或者是想要查同家族中某个人,是非常好查的,只要知道他的名字,也就明白了是什么字辈,在同辈中找就行了。
同理,只要看到名字,也就知道他在家族中是第几代人,属于什么辈分。
这就是以前以字取名的原因,同时也是字辈存在的意义。
那么,现在为什么不流行了呢?
Ⅱ:字辈取名为什么没落了?字辈取名到了现在的确已经没落,但这跟什么过时无关,它的没落主要有两个原因,分别是:人们对传统取名的厌烦以及放弃,还有就是人们追求自以为的个性。
我们分别来说一下。
传统取名,我们上面就已经说了,它有严格的规定,以及有着非常繁琐的用字规则,它这样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取名非常难。
有人会说了,前面的姓和字辈不能改变,仅仅取最后一个字,这有什么难的?
这是非常难的,我们前面就说过了,它用字是不能跟同族中长辈相同的,注意不是一辈,而是向上追至少八代,也就是农村人常说的“五服”。五服之内,不能用相同的字取名。
不能说太爷爷辈有叫“王林森”的,后面有人取名叫“王树森”。虽然中间的字辈字变了,但后面的字和以前的重复了,这也是不行的。
这就带来了一个取名困难的结果。
另外,这是个需要长久向下续的工程,当某一段字用完,必须要寻找新的字,这些都是需要商量并且落在族谱上的。
而现在,有族谱的家族不能说没有,但实在太少了,人们对此不再热情。于是,人们开始慢慢放弃字辈取名。
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人越来越追求个性。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人名字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来越追求自己所认为的“美”以及“个性”。
比如现在的孩子,有太多取名“梓涵”、“思雨”、“雨欣”等等,怎么别扭怎么来,完全不管字的意思,把自认为美的两个字强行扭在一起用。
造成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大量的重名,甚至出现一个班级中有十来个重名的孩子。还有些父母则是拼命用生僻字,完全不管别人读来是什么滋味,更不管以后孩子的上学以及工作会带来的不便。
这样的是个性吗?其实是最大的普通。但可惜的是,多数父母并不这么认为,仍然乐此不疲。近些年,特别是在农村,取的名字实在让人头疼。
但这并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所以我们不再过多深入。
Ⅲ:总结的话就是:过去按字辈取名,是方便修族谱,以及同族中什么辈分的人中出了有本事的人,还有就是同族中追根溯源时,都很方便找到记录。
但它的短板也是明显的,那就是需要一直向下找字,而且是找不能跟前面相同的字,这就会带来局限性。所以,它越向后就越是不流行。
但时,它的不流行跟过时不过时无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是从名字的内涵出发,还是从名字的美感上出发,现在的大部分名字跟过去是没有办法比的。
现在人所追求的个性,其实不过是千篇一律的重复。
最后我们多说一句,字辈取名,发端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和民国。它真没有太久的 历史 ,因为我们向上追的话,宋朝的时候,两字名特别流行。再向上追的话,三国时以三字名为耻,这些都无法实现字辈取名。
事实上,我们现在很多的农村俗话以及生活习惯,多来自于明清时期,换句话说,是来自汉族和满族的糅合,但我们不再展开去说。
这问题有毛病,农村按辈份取名不是红极一时而时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也不是过时,而是受西方所谓的自由文化冲击,呈多元化趋势。一些大的家族还是用这种方法的。既使不按字排名,但也应忌讳和直系长辈重名或重字。
农村人“按辈分取名”,这是沿袭了几千年文化的。为什么现在的农村取名,不少都不按辈分了,是按辈分取名过时了吗?我觉得不应这么理解,主要还是从取名的方便性、美誉度等方面去考虑。
曾经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按照家族辈分取名的。这种方式的好处于,大家无论外出多远,按照辈分就能区分谁是老辈,谁是小辈,不会搞混乱。不好之处在于,不好取名,容易重名。
我老家就是如此,我们家族虽然是小姓,但集中在一个村的几个村民组,按照辈分取名的,重名很多。我们是孝字辈,好听易取名的,多有重名,比如孝芬、孝刚、孝德等,我知道的都有多个。
我本人就曾遇到过这种现象,所以读中学时我就自己改名了,改成了一个既简单又不重名的字,至今没有重名现象的发生,因为我没按辈分取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姓同辈的孩子越来越多,按照辈分取名就重名越来越多难,既要名字好记好懂,又要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要感觉孩子自己会喜欢,所以很难的。
于是,一些家长就跳出这个字辈,只要中间字不取出家族辈分的就行,这样不会因辈分而乱了辈分。有的家长为了更简单,直接取一个字就行,好取名,好记忆,听起来也新颖别致,令人难忘。
取一个字的好处是,字靓好记,即使是辈分的字也能用,因为只有姓与名,没有中间字,就不会显示辈分,就不会有搞错辈分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取名方法,就需要孩子记住自己的辈分,将来远出了,遇到同姓同族的人一起交流时,不会搞错辈分。其实对于小姓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
比如以本人为例,我姓柘,在这三十年在外飘泊过程中,曾到过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但是很少偶到过同姓,只在河南郑州遇到过家乡一个侄儿,在河南鹿邑遇到过一家我们至今也没搞清辈分的同族。
从时代的发展来看,人口流量越来越大,在将来的日子里遇到同族同姓的情况可能会增加,但对于我们小姓来说,也只是可能而已,真正遇到的情况也不会多。
不过,对于大姓来说,比如王姓、李姓、赵姓等,无论打工还是出差,或是定居,遇到同族同姓的情况会很多。这时候取名按照辈分就显得很重要了,否则会搞错辈分而显得挺尴尬的。
其实,即使按照辈分取名,要想避免重名也很容易的,我们有着几万个字,真不知道咋取的话,抱着一本字典,一个字一个字的排列,总有很少用于名字的字。
只要人人看了能认识,能记住,就是可以用于取名的。名字不过就是一个人的代号嘛,怎么非得去找那些好听的字呢?只要字简单,人人可认识,完全就可以的。
我觉得,现在按照辈分取名的越少,主要就在于家长的思想局限,怕重名而给孩子带来各种麻烦与困扰,还是就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取名受到局限,再就是家长太懒,没有查字典,上万字能没合适的?
所以说,按照辈分取名不是过时了,而是怕重名带来影响,怕取名不好给孩子带来影响,怕麻烦而没查字典,所以即使不按辈分取名也有重复的。
依我说,以字典为准,随便翻出几百个好认好记,读起来响亮的字取名,是完全没有问题。我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当孩子爸爸妈妈、准备当孩子爸爸妈妈的朋友,是否认可呢?
按辈分取名,不会过时,如中国的节气、节日一样,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家族、宗族血缘关系和群体关系的认同和延续。
人是群居动物。早在古代就是以家庭、家族和宗亲为单位***同生活、抵御风险、报团取暖;随着现代 社会 发展和时代发展,人为地域、宗族所限制大大减少,特别是因为工作等原因,不再如以前大都聚集在一个地方,加上 社会 多元文化影响,有的觉得按辈分取名不好听或者按不按无所谓,因此家族文化和宗亲文化逐渐淡了,但是按辈取名仍然是大趋势,仍然将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什么叫农村?按辈分取名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延习流传下来的,过去皇室和你比平常百姓注重按辈分起名,难道皇室是农村人?还有,城里人现在大把按辈分取名的,也是农村?不要一说什么就是农村怎么怎么样,农村不背锅
按辈分取名,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并不是农村特有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我国的孔孟颜曾四大家族,有兴趣可以去考证。从上往下数,姓后面代表辈分的都是一样的,现在在世的基本就是“庆”、“凡”、“详”、“令”等。以前大多数地方都有家族“祠堂”,供着族谱。每家每族都是严格按排列顺序给后人取名的,用完了重新续谱。有的家族甚至可以排列几十辈人。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东西被当“四旧”“破”了,有的甚至被废了,祠堂被拆,后人也就慢慢淡忘不计较不遵循了。到了新世纪,随着文化的革新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人们取名也越来越随意并追求新奇、独特甚至深涉,祖先留给我们的姓氏文化和取名传统逐渐被摒弃了。现在随着经济的提升改善,好多地方又开始重视起来,按谱寻亲,重修家谱。特别是那些名门望族,越来越重视。
农村原来同姓之中都是按步就班,老规矩尊老爰幼,很看重辈份,就是防止乱套,同姓之中不能结婚,上下辈份不能乱,遇逢年过节还要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家中吵一些瓜子,花生,爆米花,糖板栗等。拜完年再到村里看敲打锣鼓,舞狮子,焊船,演戏等热闹非凡。如今 社会 淡化了,起名子,直接两字,省掉中间起字。分不清辈份高低,有的外出打工,一个村人都不认识,也不吃辈份什么那一套。同村人有姑姑与侄子辈甚至孙子辈结婚,你说怎么叫呢?我认为有些传统还是好的,发展几千年礼教还应该保存。其它不好多说。
第一,不是“红极一时”,而是延续了千年。第二,为什么不流行了?因为近百年西风东渐,玉石俱焚。第三,并未过时。最“先进”与最“落后”的中国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同支撑它。
不是农村,是全国,尤其是有大型人口的家族,他们都有自己的宗祠,有分谱,有每个地方的分谱管理员,确实流行的少,不流行的原因在于这是很主观的家族行为,而我们现在都是家庭为单位,家族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如果一个父辈对这方面不重视或者认为自己后人都是女孩,就容易不去给后辈讲解谱辈的事情,基本隔一代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辈自己的辈字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