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出世入世意味着什么?

出生与入世新论(2009-02-16 01:30:46)标签:杂谈

什么是出生?什么是入世?出生和入世有什么关系?

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理论命题。这个全新的角度意味着什么?

就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出生与入世的关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矛盾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什么是出生?搜索百度百科:出世,得到以下解释:一、不关注世俗事物的一种古代思想(如先秦诸子中入世与出世的差异)。尤其是佛教中,要摆脱世俗的束缚。佛教诞生了:(1)佛教出现在世间,开导众生。(2)禅语:指一个禅修者,在得道、隐居修行后,欢迎他的信徒走出方丈的寺院,向他们取经,表示他出世了。(3)指抛弃世俗,趋向佛教,以修清净:即出家或出尘。这就是‘出世’常见的世俗含义。

太虚大师早就说过:我国的佛教徒——包括在家出家的四僧——都是倾向于自学的。虽然很多人提倡和弘扬大乘经学,但他们提倡和弘扬的无非是修行自修。这种大乘教和小乘旅行的现象在中国很普遍。比如出家打坐的,当然是为了修身养性,就是家里的信众也倾向于以修身养性为主他们都觉得学佛之后不应该那么讨厌,不愿意以消极的心去做任何事情。很多人甚至认为学佛是“今生今世”的终结。都说只有抛开国家、社会、家庭的一切共同事务,才能入佛修行。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中。这种错觉是佛教复兴的障碍,扭曲了大乘佛教的真谛。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虽然讲的是大乘,但是他修行的是大乘。

虽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太虚大师所说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改变,正如妙华大师在他的《游禅》一书中所说:经过长期与大江南北的俗人接触,从农村到城市,第一,信佛,吃素。第二,离婚出家。所以吃素、离婚、出家就成了他们的渠道。为什么?信佛有必要吗?根据我对佛教的理解,不是这样的。这种现象背后,需要思考的远不止这段话。

真的:英雄所见略同。以上都是从佛教修行的现实层面来讨论出世入世。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出生与入世关系的片面认识,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行动。这种片面性表现在,人们长期以来完全反对出生和入世,认为非此即彼,出生和入世是水火不容的。不仅如此,如前所述,人们还认为生育是一种被动回避。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时说: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相互渗透、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或依赖)、相互联系或相互合作。这些不同的术语都有相同的含义,它们描述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的前提。第二,矛盾的双方,按照一定的条件,各自转向对立的一方。这就是所谓的身份...这样看来,只有极不相同,极不一致。怎么能说是同一或统一呢?原来矛盾的方面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如果没有矛盾的一方反对,自己的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想象人们头脑中所有矛盾的事物或矛盾的概念。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存在吗?没有生命,死亡就会消失;无死无生。不上去也没关系;不下车也没关系。没有伤害,就没有快乐;没有福报,就没有伤害。

也就是说,出世和入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出生,就没有入世。反之,没有入世就没有诞生。人们不必厚此薄彼,也不必厚此薄彼。正如金刚经所说:法平等,无争。

毛泽东还说:但是,只要谈一谈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存在的条件就够了,这两个方面是相同的,因此它们可以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够。问题不在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更重要的是在于矛盾事物的相互转化。也就是说,由于一定的条件,一个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转化为自己对立的方面,转化为自己对立的立场。这是矛盾同一性的第二层含义。

出生和入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岳飞把战争指挥艺术总结为:运筹帷幄之美,在于一条心。入世与入世的根本区别在于一念之间。根据身心的不同,入世和入世可以分为四种形式:

一、身生,心入世。

第二,身心俱生。

三、心生入世。

第四,身心俱入世。

比如,一个非常典型的出世入世的例子,就是南下捷径:苏《大唐新语·隐居》中,臧曾经是一个秀才,住在,用羽翼招兵买马。结果他以学者的名义被称为官员,人们称他为隐士。司马成镇尝谓之,将归山。他指着钟南山说:“这很有价值。”程振旭说:“当官的把它当仆人,这是一条捷径。”

出世入世者如陶弘景:陶弘景,历史上著名的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士。他才华横溢,博览群书。他十岁的时候看了葛洪的《神仙传》,意思是他有发财的野心,而且长寿。"他读了10,000多卷书,他深感惭愧。"做官后,36岁辞官,隐居江苏句容茅山。他与这个世界没有联系。梁武帝即位,他的财富很长。每次国家有好的或坏的征服,他总是咨询,月中总有几封信。当时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梁武帝封梁为其请教陶弘景所得。他在茅山住了45年,享年81岁。

以上例子也说明了人们对出世入世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把出生理解为远离尘世,但这只是出生的一种形式而非物质。真正区分出身和入世的标准只有一个:心态。有出世之心,即使在红尘也要出世。没有出世之心,就算隐居深山也入世了。“大的藏在城里,小的藏在野外。”就是这个意思。就像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朱光潜说得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所谓出世精神,应该是大乘菩萨的精神,没有慈悲,没有慈悲,没有救恩,没有普渡。比如南说,“义应其事,汤虽用炭烧,理当如此。”

大家都知道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是中国近代血腥改革第一人。但我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够为国捐躯,为义而死,是他精研佛学,实践修行的结果。他的“死在适当的地方”是大乘菩萨的真谛,“欲除烦恼,必无自性”。像他这样的人,为了众生福祉,为了正义,为了忠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能有人认为谭嗣同是儒家入世的代表人物,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尽然。确切地说,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既践行了儒家的养气平和,又践行了佛教的爱与慈悲,表面上是出世,实质上是出世。古往今来,他为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利益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才是真正的出身线!

所以,在现代意义上,出世的大师将不再隐居山野,与世无争,而是一个生活在乱世的人,与尘埃同光,保守内心之行秘密,不仅对自己免疫,还能帮助世界。

这正如殷顺老师在《人间佛教概论》中所指出的:“我们要以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同时也要以入世之法带众生入世,使出世入世畅通无阻。菩萨深入各行各业,可见菩萨之伟大。出世入世,高贵而平凡。”出世和入世就像鸟的翅膀和车的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人只沉淀在世界的内心,没有离开尘嚣的思想,必然会沾染世俗的习气。这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形成的根源。如果入世时能多留些尘埃,“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你在与人交往,对待事物,社交的时候能够更加洒脱,你就不会被事物所服务,而是能够服务于事物。有了这样的心态,你才能身心平和,得到祝福。

历史上,有很多人彻底明白入世和出世的真谛。元初,明人刘辅佐明人登基,是僧人中的杰出代表。刘:仲辉,原名阚,法名,生来性格俊美,志向豪放。他是罕见的天才。他八岁入学,每天背几百个单词。17年,他为邢台省委省政府立下了历史,供养他的亲属。菊昌不高兴了。有一天,他把笔一扔,感叹道:“我家一直是衣冠楚楚,我却没有当刀笔官!”夫不接世面,为志隐居。“也就是说,我抛弃了它,住在武安的山里,在那里我开始学习道教,和全真道教徒住在一起。后来,清华寺天宁寺的禅师把他的弟子送到寺庙,剃了头发,取了子聪的名字。那年秋天,我遭遇了一场蝗灾,钟兵带着他老师想象中的照片逃到了云端,住进了南唐寺。后来恰逢忽必烈请求,禅师北上鹤林,穿过云雾,见到了刘。元宪宗第二年,忽必烈奉命率钟兵南下,直抵云南大理。“每赞天地之善命,神武王不杀,故城上之日,无一人杀。”统一元年,世祖即位,八年后忽必烈接受刘的建议,取《易经》中“大哉”之意,定国为大元。十一年,太公为至尊都,地为南屏山,即建幽宅。秋天和八月,钟兵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岁。皇帝听了,对大臣们说:“我对你们忠心耿耿,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小心翼翼,不避艰难险阻,没有什么好隐瞒的。阴阳术的精髓才算知事。如果符合合同,只有我知道,别人听不到。”“钟兵从小就好学,到老也没丢过。他虽然是个很重要的大臣,却整天无动于衷,和过去没什么两样。”“我读过各种各样的书,尤其是易和邵雍的《黄诗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和三类刘仁,他们都精通。我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

虽然君臣相知,时势会让这个永恒的故事和传说成真,但刘能以其独特的历史眼光理解入世的真谛并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真正践行天下与生法同体的大乘佛教理念,也是创造这段辉煌历史的前提条件。

维摩诘云:那罗延菩萨说:“在世间和不在世间是两个。世间空,就是离开这个世界。这是进入、离开、越过和离开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