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书讲的是包拯和展昭王猫还是三侠五义?
都有
和包公·安。
史玉坤的《三侠五义》本来就是歌本。怎么变成现在的章节了?先是有人把它歌本上的歌词删了,就成了120层的“龙图公案”。后来经竹主打磨,光绪五年由聚珍堂在北京出版。因其“推崇忠臣侠士”,更被封为《忠侠传》(忠侠传包括“三侠五义”和“小五义”)光绪十五年,俞樾(1821-1906,清代状元尹复,号屈原)也“辅佐正史,修正通俗之论”,“首次不写”,甚至1924年经俞平伯先生再次校勘,仍是原貌,印刷出版。这是它几十年来的演变过程。
所以从故事来说,三侠五义和猫王只是第一次不一样。
虽有多处改动,但从京师图书馆藏府唱本中安与三侠五义的抄本对比来看,除了删去了歌词和对词句做了一些加工润饰外,情节上的改动只有两处。所以可以说,这一版的《三侠五义》基本保持了史玉坤歌本的原貌。
顾名思义,《小武夷》和《小武夷续》是《三峡武夷》的续集。虽然是以史玉坤的名义发表的,但文采和人物塑造都会逊色不少。所以鲁迅先生曾说“他们起源或产生一个人是值得怀疑的,但打磨是每个人都会做的”。
综上所述,《三侠五义》比《猫王》更接近石老师的原文(小五义和续小五义应该是石宇坤弟子加工的),但这本书也是文人加工的,少数细节还是和石老师讲故事有出入。如果楼主想研究的话,建议问问竹主和入迷道士关于安案(或者二陆)的情况,再和现在版本的三侠五义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江湖眼光和文人作风的细微差别了。
《三侠五义》中五鼠形象的来源,应该是明代版包公案中收录的包公降妖(或称“东京五鼠闹”)的故事。原文中的五鼠是五鼠魔。这一点在鲁迅先生的相关研究文章中也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