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名字何时起

据《二十五史》的本记、沟洫志、河渠志、地理志和食货志等及有关典籍的记载,我国古代对天然河道多称水,《尔雅·释水》对(长)江、(黄)河、淮、济独流入海的四条大川,称四渎,除了黄河,都称“水”。《水经注》详细记述我国的大江大河等大水系,在全书中,很少见到“河”字,即使像黄河,也是以“河水”来记述。所以说,我国古代多以水来称谓天然的大型河流。对于人工开凿的用于灌溉或是航运的运河,以河为名的则更少,一般多冠以“沟”或“渠”的名称。如吴王夫差为北进中原争霸所开的“邗沟”和菏水;战国后期魏惠王迁都大梁,为沟通黄河与淮河间的交通,开鸿沟等;秦始皇为统一中国,进军岭南地区,派监郡御使史禄开凿翻越五岭、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的运河——“灵渠”。据《新唐书·地理志》,唐代所开的支线运河也多称“渠”,如武后垂拱四年在淮安市境的涟水开新漕渠(今涟水通连云港的盐河),“南通淮,北达海、沂、密等州”。所以,直至宋初,漕运的河道,仍多称“渠”。据《宋史·河渠志》载,雍熙初,“楚州北山阳湾尤迅急,多有沉溺之患。雍熙中,转运使刘蟠议开沙河,以避淮水之险,未克受代。乔维岳继之,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元丰六年正月,开龟山运河,二月乙未告成,长五十七里,阔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元丰)初,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凡四十九里”。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在淮安境内的淮河右岸,先后开沙河、洪泽新河和龟山运河。也就是说,直到北宋元丰初年,龟山运河名称的出现,在史籍上,才第一次出现“运河”一词。

二、京杭大运河名称的起源 我们今天所说的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是根据后人习惯的称呼而称“大运河”,隋称北京为涿郡,更不叫京杭大运河。

元至元年间,开凿济州河和会通河,使运河在山东境内裁弯取直,从此,运河在淮安的清口转向,沿黄河(古泗水)北上,不再向西绕经河南省的黄河,运河基本上呈南北走向,缩短了航程。有人说,元代应该称京杭大运河。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元代的都城称大都(即今北京市),并不称北京。明初,改元朝的大都为北平府,永乐初改顺天府,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平后,改北平为北京。也就是说,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称北京,所以说,元代的大运河,与北京并攀不上亲缘关系,还只能称“大运河”,或称“南北大运河”,也不能称为“京杭大运河”。明永乐虽然改北平为北京,可是,在明代习惯上多称运河为“漕渠”,如:江南运河称“浙漕”,湖广的漕粮多顺长江而下,称长江为“江漕”,淮扬运河因多串联湖泊而成,称“湖漕”,过清口,直至徐州以黄河为运道,这一段称“河漕”,山东段运河地势较高,济宁附近的南旺有运河屋脊之称,在“屋脊”两侧节制闸坝数量较多,故称闸漕;临清至天津直沽段的运河,多为卫河下游河道,称卫漕,直沽至通州,为古白河的下游河段,称白漕。此外,清代,在江南河道总督署辖区范围的河道,称黄河为外河,淮扬运河为里河。康熙中,河道总督靳辅开骆马湖至清口的中河,因其位于黄河的遥、缕二堤中间,故名中河。在河道的名称中,仍较少冠以“运”字。直至中华人民***和国建国初,都称运河或大运河,仍未见“京杭大运河”这一名称。

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1958年初,地方国营淮阴卷烟厂(原国营华新烟厂),在市场上试销“大运河牌”香烟,其外包装(如右图)“大运河”三字的上方的图案是北京***,下方的图案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京杭”的含义已寓于图标之中,意即“京杭大运河”。1959年7月,正式全面上市。大运河香烟的上市,非常畅销,深受普通烟民们的欢迎,一时声名大震,市场热销。几经改进,于八十年代初,他们以后又相继投产了题为“东方奇景——京杭大运河”系列品牌香烟,在烟标上分别印出了沿运河主要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如:天坛胜景(北京)、洪泽夕照(原淮阴今淮安的洪泽湖)、烟花三月(扬州)、金山朝晖(镇江)、鼋渚春涛(无锡)、虎丘剑池(苏州)、三潭映月(杭州)等,大运河香烟占据苏北主要市场三十多年。

当年的淮阴,同时面市的商品,还有大运河牌油漆、大运河牌肥皂等,以大运河为品牌的商品,几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一时,“大运河”的品牌遍及大江南北,“京杭大运河”已深深地印在广大群众的心中。

1958年,江苏省开始全面整治大运河,机构名称是“江苏省大运河工程指挥部”,印章与机构名称相同,各地区也都是“江苏省某某地区大运河工程指挥部”,印章也都同用“江苏省某某地区大运河工程指挥部”,并没有正式称京杭大运河。

1959年秋,江苏省淮阴地区大运河工程指挥部上报治理大运河的一个工程项目,文件中标题也有称“京杭运河某某工程”的名称出现。所以说,京杭运河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安,来源于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