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大帝的三重怀疑
从小养成了刚烈无情的性格,强烈的怀疑,兴奋,残忍,严厉的打压贵族。13岁时下令处死反对他的世袭霸主。一怒之下,他竟然用藤条打死了自己的大儿子伊凡王子,让人觉得特别的惊悚和恐怖。“雷迪”(即“伊凡雷帝”或“伊凡雷帝”)的绰号由此而来。1553年,伊凡四世突然生病发高烧。宫廷御医束手无策,随即有消息称沙皇将死。沙皇病重的消息一出宫,大贵族立刻激烈争权,为以后的权力划分而激烈争斗。激烈的竞争已经到了公开的程度。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伊凡四世奇迹般地康复了。从此产生了第一个关于伊凡四世的传说:据说当时伊凡四世确实死了,然后另一个人接替了他的位置;另一种说法是,伊凡四世当时并没有死,只是高烧导致他发疯。从那以后,他就自称是流浪者瓦西里·布拉尼(Vasily Blarney)。但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正史的认可。
为了争夺波罗的海,沙俄在这一地区与邻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在伊凡四世时代,俄罗斯的边界是楚德湖北岸和拉多加湖西岸,与芬兰湾平行,距离最近的俄罗斯领土芬兰湾只有70公里。获得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土扩张,还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如果俄罗斯能在芬兰湾建立港口,就可以贯穿整个北方贸易路线,自己出海,在英国和丹麦进行自由贸易,不经过波兰、立陶宛或瑞典;其次,没有港口城市,就无法建设强大的海军,也无法保证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存在。
1556年,俄军向瑞典发起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以《诺夫哥罗德和约》的签署而告终。这场战争并没有给伊凡四世带来任何实际的结果:双方边界依旧,各自归还对方的俘虏。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瑞典无条件释放了俄罗斯战俘,而俄罗斯是在收到瑞典的赎金后才归还的。
1558年,伊凡四世发动了对利沃尼亚的进攻。战争开始后,俄军接连获胜,连下四城,利沃尼亚秩序遭受重创。战争一直持续到1559年,利沃尼亚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其领土被纳入波兰、立陶宛、瑞典和丹麦的势力范围。
当时,关于沙皇俄国的各种可怕传说在欧洲各国广为流传。从普通百姓到王子和君主,很少有欧洲人去过莫斯科。道听途说的结果就是把俄罗斯想象成一个半开放的国家,把俄罗斯人想象成吃他们头发喝他们血的野蛮人。可以说,欧洲把俄罗斯比作鞑靼人和奥斯曼土耳其。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行动引起了欧洲的恐慌。那么波兰、立陶宛、瑞典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即将随着俄军胜利而结束的利沃尼亚战争,变得长期化。参战各方停止了战斗,继续说着打着,战争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583。最终,俄罗斯没能获得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持续了25年的利沃尼亚战争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以瑞典占领俄罗斯西北领土的6个城市而告终。
1560年,伊凡四世的王后纳斯塔·Xi·格利斯卡突发疾病去世。实际上,女王是中毒而死的。400多年后的21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打开格利斯卡女王的棺材,对纳斯塔的头发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在她的体内发现了大量的铅、汞和砷,证明了伊凡四世女王确实是被毒死的。
妻子去世后,伊凡四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多疑和冷漠。伊凡四世对周围大臣和贵族的怀疑逐渐转变为猜忌甚至仇恨。总是想着如何巩固君主制,削弱贵族势力的伊凡四世变得暴躁易怒,开始攻击大臣们。
1562年,伊凡四世宣布废除封臣,直接剥夺所有贵族的领地,并宣布所有俄国土地归沙皇一人所有,大概就是所谓的四海之地,并不是国王的土地。此时的沙俄是典型的君主国家,实行分封制。所有的分封制督军和贵族都代表沙皇统治自己的领地,也就是所谓的领陆海岸。这样,失去领地的贵族就成了靠国家俸禄生活的公仆,不仅被剥夺了权力,在经济上也陷入了受制于沙皇的境地。
沙皇的行为招致了许多贵族的一致反对。被镇压后,不少贵族秘密联系波兰立陶宛王国,甚至有激进贵族计划推翻伊凡四世,另立新沙皇。这导致伊凡四世采取严厉措施镇压贵族。
伊凡四世首先清洗了他最近的大臣,提拔了一些并不高贵的大臣。正是因为他们的非贵族背景,赢得了沙皇的信任。而这些近臣也不遗余力地通过铲除朝中王公贵族和大臣来赢得伊凡四世的信任和宠爱。在这批近臣中,最著名的是名为格里高利·斯库拉托夫(Gregory Skuratov)的御前朝臣,因身材矮小而被昵称为矮子斯库拉托夫(Shorty Skuratov)。
1564 65438+2月3日,伊凡四世离开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附近的小城阿列克山大罗夫。在这里,伊凡四世给莫斯科的皇宫发了一封亲笔信,指责莫斯科的主教和贵族与波兰立陶宛王国勾结,指控他们叛国。伊凡四世说,他深感屈辱,宣布退位,不再当沙皇。但与此同时,伊凡四世是否表明了谁将继承王位?当诏书传到莫斯科时,朝中大臣和主教们都哑口无言:众所周知,伊凡四世所谓的叛国罪名是凭空捏造的,他宣布退位而不指定继承人,显然是在做姿态。但是,这些大臣们并不想成为奉承者,他们不想公开赞扬伊凡四世,也不想表现出他们的忠诚。最后他们只好沉默,没有回应。
莫斯科官员的沉默激怒了伊凡四世,他认为这种沉默是不忠的表现。伊凡四世宣布建立灭宗区,并在灭宗区境内挑选精壮青年,严格训练,建立沙皇的皇军。所谓藩属地区,是沙皇直接管辖的,在行政上是沙皇直接管辖的。旧金山地区覆盖了莫斯科周边的几个城市和莫斯科的几条街道。在封建地区,只有皇军执行沙皇的意志,集司法、审判、执法于一体,只对沙皇负责。这使得伊凡四世可以在任何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逮捕任何人,不经过任何司法程序随意给他定罪,处置他。
帝国士兵骑着马,全副武装,身后背着扫帚,象征着要扫除一切汉奸;马脖子下面挂着一个狗头,象征着对沙皇的忠诚,随时准备按照沙皇的意愿杀掉任何人。他们整天在旧金山地区巡逻,逮捕了一大批背叛国家、投敌的贵族。大部分被捕者很快被处决,少数人侥幸活着,却被流放到北部高寒地区。据史料记载,有时一天之内处决了这么多人,以至于流经阿列克山大罗夫的谢尔纳河都被染红了。
伊凡四世在基本上消灭了他的两个大臣后回到了莫斯科。此时,伊凡四世的专制权力达到了顶峰,全俄罗斯一片寂静,没有人敢发表任何与沙皇相悖的言论。
在贵族集体失声的时候,只有代表神权的教会敢于公开反对沙皇。1568年,德高望重的菲利普主教拒绝支持伊凡四世的封建制度,多次声称沙皇的行为是逆天的,不符合基督教原则。伊凡四世没有任何恐惧,因为杜主教德高望重,以神的名义说话。一怒之下,他下令将菲利普主教投入监狱,第二年,他在狱中被侏儒斯库拉托夫勒死。
在杀死贵族之后,伊凡四世并没有停止,清洗和镇压的浪潮被沙皇的皇军进一步放大。密报称,伊凡四世认为诺夫哥罗德与波兰立陶宛王国暗中勾结,密谋兵变,于是派帝国军进城大肆抓捕处决,诺夫哥罗德被帝国军一网打尽。
伊凡四世因为在消灭诸侯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恐怖手段而获得了伊凡雷帝的称号。
但其他史料表明,伊凡四世的独裁统治可能被夸大了,镇压和清洗并没有达到传说中的规模。例如,他亲自赦免了许多贵族,并严格遵守基督教教义,保持行政清明。作为沙皇,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处理政务,每天花大量时间在教堂祈祷。自称是虔诚的东正教徒的伊凡四世极力表现自己的慷慨和善良,但还是被打上了暴君的烙印。
现在废藩前后的历史大多来自于外国驻俄使节和反对伊凡四世的贵族的记载。当时俄国的印刷出版远不如欧洲发达,俄国宫廷史家记载的历史流传也远不如前者。换句话说,伊凡四世失去了话语权,在新闻战中败给了反对派。但当时的伊凡四世并不在乎自己的历史声誉,他只在乎如何巩固君主制。
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可避免地导致外敌的大规模入侵。南方一直在找缺口觊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汗国集结兵力,开始进攻俄罗斯。
在此之前,克里米亚汗国从未停止过对沙皇俄国南部的侵略。早在伊凡四世消灭诸侯之前,克里米亚汗国就在1552年与土耳其联军会师,出动7000余骑兵至图拉附近,被当地守军击退。后来又有6万多人的军队入侵,但又被谢列梅捷夫大公率领的7500人的精锐射军再次击退。
1571年,波兰的立陶宛国王西格蒙德·奥古斯特(Sigmund Auguste)劝说克利姆汉德雷特一世进攻俄国。德夫莱特一世一直视自己为鞑靼汗国之首,之前也曾发誓要恢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所以做了充分的准备,进军北伐。这一年,德夫勒特一世从汗国集结了四万精兵,此外还从大小诺盖汗国和高加索地区招募了切尔克西人,出兵北方。不久,克里米亚汗国的联军抵达俄罗斯腹地,占领了莫斯科以南的大片土地。德夫列特一世起初并不打算进攻武装精良、粮草充足的莫斯科,但在北伐途中,他遇到了一小部分背叛伊凡四世的俄军,来到了克林汉。根据叛军透露的信息,俄罗斯不仅因封臣失踪引发政治动荡,今年还遭遇大规模饥荒。此外,数十万人死于饥饿和瘟疫,莫斯科空虚,无力对抗克里米亚军队。德夫莱特听到后,立即决定全力进攻莫斯科。
德弗利特一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我依然不敢轻敌。他派出少量兵力,佯攻被俄军严密把守的莫斯科南大门谢尔普霍夫要塞。他率领主力绕过要塞,向西渡过乌格拉河,从西南进攻莫斯科。莫斯科西南有6000名守军,很快就被消灭了。从那时起,德武勒特的军队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到达莫斯科的大门。
伊凡四世曾经有很多妻子,史书上正式记载的有七八个。根据东正教规定,沙皇只能结婚三次,其他妻子都是非法的,不能被教会承认。十月革命前,结婚生子等民政事务不是行政部门的职责,教会有权承认婚姻是否合法有效。在伊凡四世的第一任妻子纳斯塔·Xi于1560年夏天被毒死后,伊凡四世次年再婚,但他的第二任妻子很快去世。之后,伊凡四世的第三任妻子还没结婚就去世了,于是他频繁再婚,直到第八任妻子。
教会只承认伊凡四世的前四任妻子合法。这四位妻子是在得到教会承认后才被正式宣布为女王的。伊凡四世频繁再婚在当时是不寻常的。
伊凡四世是虔诚的东正教徒。他一方面严守教义,但另一方面在妻子被杀后,性格变得多疑暴躁。他的一些第二任妻子被伊凡四世怀疑,盛怒之下下令投毒或投河自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伊凡四世一直想有个继承人。
伊凡和纳斯塔·韦斯特生了五个孩子。大女儿安娜和二女儿玛丽亚都在幼年夭折。之后伊凡又生了一个儿子德米特里,他本可以成为王储,但在德米特里两岁的时候,却意外被保姆扔到河里淹死了。伊凡和纳斯塔·韦斯特此后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伊凡,一个叫费奥多,是个智障的小儿子(历史惊人的相似:伊凡四世的弟弟尤里也是智障)。伊凡四世和其他三位合法妻子都没有孩子,所以伊凡四世只有两个儿子,伊凡和费奥多尔。费奥多智力低下,无法继承统一,于是伊凡成为唯一继承人,被立为王储。
1580年,伊凡四世最后一次结婚。他的最后一任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伊凡给他取名迪米特里。因为这段婚姻是教会认可的,迪米特里被认为是非法生育的私生子。
这一年,在伊凡四世的主持下,智障儿子费奥多尔结婚了,新娘是废除封建领主时期的帝国将军戈多诺夫的女儿伊琳娜。婚后,戈多诺夫家族成为皇族,于是整个家族都被提升了等级,家族的长子鲍里斯被授予大贵族的称号。1581(再过一年就是1875)伊凡四世无意中发现王储伊凡雷帝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儿媳)穿着轻便的外套在大众面前走来走去,不符合礼仪规则。他忍不住勃然大怒,大骂儿媳妇,并扔出权杖。此时媳妇已经怀孕,因休克流产。王储伊凡赶到,试图保护妻子,拉走了盛怒之下的伊凡四世。结果伊凡四世用权杖打了头,死了。
俄罗斯著名画家伊利亚·列宾的经典名作《伊凡四世杀子》就是以这一历史场景为题材创作的。画中显示,1581 11 16这一天,伊凡四世在盛怒之下用沉重的权杖击打儿子伊凡的头部后,从疯狂中醒来。头发蓬乱的伊凡雷帝跪在铺着红地毯的地上,右手抱着儿子,左手试图捂住儿子。然而,王储伊凡却半躺在可怕的伊凡的怀里,但仍然用左手撑着,好像要站起来。重金属权杖沾满了鲜血,被遗弃了。这幅杰作至今仍被莫斯科迪亚科夫画廊收藏。
王储伊凡死后,伊凡四世除了他的智障儿子费奥多没有继承人。虽然伊凡的最后一任妻子为他生下了儿子迪米特里,但很多人认为他是非法出生,不能成为王储。伊凡四世别无选择,只能立费阿尔多为皇太子。正如列宾的画中所描绘的,沾满鲜血的权杖被抛弃了,留下了可怕的伊凡之后倒地的里利克王朝。1582年,以埃尔马克为首的哥萨克人大规模入侵西伯利亚汗国,以期获得西伯利亚广袤的土地和无尽的资源。面对装备精良火器的哥萨克军队,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西伯利亚汗国很快就沦陷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又有一个鞑靼汗国灭亡。
虽然辽阔的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汗国灭亡后成为了沙皇俄国的领土,但如此重大的事件对年迈的伊凡雷帝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晚年的伊凡渐渐迷迷糊糊,整天对政务不理不睬,经常做出不讲道理的行为,以接待外宾为乐,向他们炫耀自己的宝贝。
三月初,威尼斯的一位特使来到莫斯科,要求面见伊凡雷帝。当特使来到莫斯科边境时,被守城的卫兵拦住,告知沙皇身体不好,暂时不得会客。10年3月,皇宫传来消息,伊凡雷帝病倒了,16年3月,据传沙皇身体状况急剧恶化。18下午,克里姆林宫的丧钟响起,宣告了伊凡雷帝的死亡,享年54岁。
伊凡四世死后,医生断定沙皇死于血液感染。但是沙皇被毒死的谣言也不胫而走。一百年后,一份历史文献记载,沙皇的亲信大臣给了他含有毒药的食物。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大贵族鲍里斯·戈东诺夫和贝尔斯基大公联手除掉了可怕的伊凡。
五个世纪以来,关于伊凡雷帝一生的功过,争论不休。他从1538开始领导政府,在位近半个世纪。虽然历史上说伊凡四世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但他下令处决的人超过3000人,平均每年100人,包括各种罪犯。这在当时的欧洲君主中绝不是残酷的。似乎伊凡四世的描述有些夸张。
伊凡四世亲政府之初,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包括无法实际统治,但建立了定居点的偏远地区,约为280万平方公里。伊凡四世统治末期,俄罗斯的领土几乎翻了一番,达到540万平方公里。这已经比所有其他欧洲国家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与俄罗斯的始祖伊凡三世和瓦西里三世的父亲相比,征服喀山汗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征服诺夫哥罗德和斯摩棱斯克。此外,阿斯特拉罕汗国被征服,整个伏尔加河流域被纳入俄罗斯版图。战败后,南方的诺盖汗国和东方的西伯利亚汗国投降,南方草原上的哥萨克人成为沙皇俄国的忠实捍卫者。在伊凡四世统治时期,俄罗斯的人口也迅速增加。沙皇直接统治下的总人口达到12万,无论是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
此外,伊凡四世还着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改革,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俄罗斯国家的整体实力,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伊凡雷帝在附庸国时期的大规模杀戮造成了国内政局动荡,导致强敌入侵,损失惨重,但最终俄罗斯还是保持了独立完整,并迅速恢复元气,在劣势中顽强战斗,一举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的克里米亚联军,使克里米亚汗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